民法典编纂中代理制度的体系整合
本文关键词:民法典编纂中代理制度的体系整合
【摘要】:我国分别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的委托合同部分对代理制度进行了规定。这些规定因吸收和借鉴了两大法系的代理制度而产生了概念上的混淆、关系上的错位和适用上的混乱等"水土不服"现象,需要在未来民法典的编纂中予以克服。我国立法和法学理论中已相对固定的间接代理概念,与大陆法系传统间接代理概念并不一致,但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由于语言的惯性,仍可经由民法典的澄清而成为立法语言的选择。总则不总、民商事代理不分的局面给法律的适用和民法典编纂均带来了问题。由于未能坚持代理权发生与其原因行为相区分,委托合同关于代理效果的规定实属越界。面向未来民法典的编纂,建立我国语境下的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相结合、民商事代理有区分的制度体系是可行的选择。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直接代理 间接代理 民事代理 商事代理
【基金】: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4YJC820057) 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问题研究”支持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下简称《合同 分民商事活动的代剧了这些矛盾和 。 本以外贸代理问题 ,在不区分民商 道或应当知道代 为“代理人在 有价证券的买受 或受领意思表示的相对 2007年版,第234页;崔2013年版,第644页;郭 版)》,中国法学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代理在我国目前的立法中主要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佳;;两大法系代理制度的比较研究[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2 倪万英;;论我国现行代理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商业研究;2006年18期
3 郑金华;冯国忠;;借鉴国外商业代理制 构建我国药品代理制度[J];医药导报;2010年06期
4 田志鹏;;我国间接代理制度的构建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年34期
5 梁成浒,王莉娟;两大法系代理制度之比较[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吴清旺;代理法范式比较研究——在两大法系融合的语境下,重构代理制度的新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7 楚瑾姬;;代理制度比较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4期
8 刘冬晨;;我国夫妻日常家事代理制度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0年36期
9 冉昊;;论外贸代理制度的不合理性及对策[J];福建法学;1999年04期
10 张兰兰;刍议我国商事代理制度的构建[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瑞丽;;谈间接代理制度及其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2 张霞;;两大法系代理制度的区别及对完善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思考[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可;借他人之手行为者相当于自己行为[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王辉;试论新合同法中的代理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俊莉;对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刘伟;论我国的外贸代理制度[D];四川大学;2003年
3 刘静;论我国日常家事代理制度之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黎江影;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批判与重构[D];广西大学;2006年
5 张震波;论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D];四川大学;2007年
6 王伟伟;关于间接代理制度的思考[D];烟台大学;2011年
7 戚祥留;我国夫妻日常家事代理制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8 赵婧;间接代理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9 司伟伟;间接代理制度在我国的冲突与融合[D];山西大学;2010年
10 朱夏[;中国进出口贸易间接代理制度的完善[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00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70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