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姓”的立法解释透析与制度反思
发布时间:2017-08-19 23:15
本文关键词:“第三姓”的立法解释透析与制度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姓名权 第三姓 公法与私法 公序良俗 正当理由
【摘要】:姓名权蕴含公法与私法的双重属性,其中"第三姓"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更是备受理论与实践的关注。虽然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在立法理念与技术上较原有立法更为先进与合理,明确承认了"第三姓"的法律地位并规定了适用条件,但由于在实体规制上仍存有缺失,司法适用中并不能尽如人意。本文认为,在"第三姓"的法律地位已经确立的前提下,应当平衡姓名权的自由行使与合理限制,对于违反公序良俗的情形以及其他正当理由应当采用列举的方式进行细化规范,这也是解决"第三姓"法律承认与适用的妥当路径。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姓名权 第三姓 公法与私法 公序良俗 正当理由
【分类号】:D923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兆勇;老三的段子[J];当代矿工;2003年10期
2 马桦;袁雪石;;“第三姓”的法律承认及规范[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3 郭超;李青;;一个三姓之家的坍塌[J];农村.农业.农民;1996年01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敏(作者为佳木斯大学副教授);清代三姓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对赫哲族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1年
2 杨东梅;公民有决定自己“第三姓”的权利吗[N];黑龙江日报;2004年
3 杨晓春 冯世博;“三帮三联三增”活动惠及华池贫困群众[N];陇东报;2007年
4 杨立新;孩子能姓第三姓吗[N];检察日报;2003年
5 蒋风云;法律何曾禁止孩子姓第三姓[N];检察日报;2003年
6 吴迎 记者 姜雪松;“无痰迹”建设干净社区[N];哈尔滨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欧;清朝对三姓地区统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03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70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