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7-09-15 02:14
本文关键词:论网络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
【摘要】:自因特网产生以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互联网正在广泛和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这样一个“虚拟”空间给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言论和表达自由的场所,也为人们的信息交流、通讯甚至市场交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网络的触角遍及每个角落,对法律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网络空间的全球性、虚拟性以及网络管理的非中心化,致使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变得错综复杂,传统的法律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事实上,网络侵权问题不仅涉及到对网络用户隐私权等诸多权益的保护,而且关系到网络业界和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了迎接这种挑战,对网络用户隐私权的确认,和制定、完善网络空间法律制度,对网络用户隐私权予以有力、有效的保护则显得尤为迫切。对此问题予以深入研究,对于完善中国隐私权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对此问题基本上仍处于观望阶段,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当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建立我国的网络隐私保护制度。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本文基于传统隐私权的概念,结合网络特点,论证,界定了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对国外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体制,法律借鉴,在认真详细的分析我国网络隐私权现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体系。
【关键词】:隐私权 网络隐私权 法律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3
【目录】:
- 绪论7-8
- 一、网络隐私权概述8-17
- (一) 隐私权8-12
- (二) 网络隐私权概念界定12-14
- (三) 网络隐私权特点14-17
- 二、我国网络隐私权现状17-21
- (一) 网民个人防范意识薄弱17
- (二) 网络行业缺乏行业自律17-18
- (三) 行政管理手段不妥善18-19
- (四) 设备供应商的侵权行为19
- (五) 电子邮件、网络广告中的个人隐私问题19-20
- (六) 黑客的攻击20-21
- 三、国外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与借鉴21-27
- (一) 国外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21-24
- (二) 国外模式于我国之借鉴24-27
- 四、我国对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完善构想27-40
- (一) 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27-31
- (二) 确立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基本原则31-33
- (三) 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构想33-40
- 结语40-43
- 参考文献43-46
- 学术成果46-47
- 致谢4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玖玛草;关于电子监控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2 田甜;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中的隐私权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王琨;间谍软件使用中的刑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郑昭文;论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D];华侨大学;2007年
5 谭胜涛;我国网络环境下隐私保护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53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8536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