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标法中“商标使用”概念辨析——以贴牌加工为线索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标法中“商标使用”概念辨析——以贴牌加工为线索
【摘要】:"商标使用"是商标权能产生和得以维持的前提和基础,也构成商标权受到保护的必要条件,在贴牌加工行为性质的认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借助于对贴牌加工案件的分析,可以总结商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创设权利"、"维持权利"及"侵害权利"三种情形,每种情形中"商标使用"由于制度设立目的和功能的不同而不同,"商标使用"在三种情形下所具有的内涵和要求也均有所区别。因此,即使同在贴牌加工领域,判断其是否构成"商标使用"时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并非是多重标准,而是与商标的本质属性相适应的区别分析,彼此之间并不存在冲突。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关键词】: “商标使用” 贴牌加工 商标法 商标侵权
【分类号】:D923.43
【正文快照】: “商标使用”是商标法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一方面,商标的基本功能是识别商品或服务的来源,而这种识别功能需要通过“商标使用”行为才能发挥出来,这就决定了“商标使用”构成商标权能产生和得以维持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商标侵权的本质特征是隔断商标与原商标权人之间的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标使用10年不续展就注销[J];中国橡胶;2001年21期
2 黄晖;;论商标通过结合主商标使用取得显著性[J];中华商标;2012年12期
3 陈明涛;;商标连续不使用撤销制度中的“商标使用”分析[J];法商研究;2013年01期
4 霍成生;王存筛;;商标使用合同没续签 侵权[J];现代营销;2000年02期
5 左孟魅;阻止商标进入公有领域——商标使用中又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2年10期
6 杨峰;略论“彼得兔系列”图书案与商标使用[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朱凡;刘书琼;张今;;商标撤销制度中“商标使用”的认定[J];中华商标;2010年12期
8 黄保勇;;论“商标使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许成琪;;商标使用创造利益的分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张今;刘晗;;商标使用相关问题探究[J];中华商标;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 侯丽叶;商标使用证据的认定[N];中国工商报;2010年
2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陈志兴;商标使用应客观求实[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3 步爽 陈国华;商标使用打“组合拳”应如何定性?[N];中国工商报;2013年
4 丁长新 童文海;厦门首次对商标使用情况摸底[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5 刘洋 姚岱;商标使用“亚健康”状态须引起重视[N];中国工商报;2013年
6 ;对《商标使用打“组合拳”应如何定性?》的讨论意见[N];中国工商报;2013年
7 马玉涛;希望工程商标使用有新规[N];宁夏日报;2007年
8 叶尤刚 李 春 马 津 庞 仙;北京服装市场商标使用混乱现象严重[N];中国工商报;2004年
9 ;ST厦华续签商标使用合同[N];证券日报;2003年
10 杨晓;商标使用十年不续展就作废[N];中国商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思婧;论商标法意义上的使用认定[D];上海大学;2015年
2 陈莉娟;注册商标的“使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金燕娟;商标使用的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黄艺雅;贵州省金沙县商标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5 殷叶朋;论商标使用的认定[D];宁波大学;2014年
6 熊斌斌;论商标使用的界定[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7 汪瑜;论互联网广告中的商标使用行为[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8 陈学;商标使用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玉锋;商标使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陈琦;比较广告中商标使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90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890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