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标恶意抢注与反向混淆的判断——以司法实践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论商标恶意抢注与反向混淆的判断——以司法实践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商标 恶意抢注 反向混淆 判断标准 司法实践
【摘要】:商标恶意抢注和反向混淆是当前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前者是商标法重点关注的领域,后者则是舶来品,近年来在司法中始被提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商标权利的竞争和保护意识也与日俱增,这就要求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恶意抢注和反向混淆的概念和特征。成文法和法学理论对概念的定义还需要依据实践来检验校正。通过对中外特别是中国的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司法机关在面对此类问题时所遵循的判断标准和折射出的权利保护观。在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现行恶意抢注和反向混淆制度也在实践中暴露出许多不足和缺点。面对新兴的挑战,法律制度也要与时俱进,通过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合理的解释来让现有的法律制度发挥更好的作用,使司法实践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
【关键词】: 商标 恶意抢注 反向混淆 判断标准 司法实践
【分类号】:D923.43;D922.294
【正文快照】: 2013年商标法修订,吸收了司法实践中的有益经验,着重对商标恶意抢注行为进行规制。2015年,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认定新百伦(中国)贸易有限公司侵犯周某对“新百伦”商标的专用权,构成商标反向混淆,并责令新百伦公司赔偿周某9800万元人民币。同年,深圳市中级人民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国;;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初探——以案例为视角[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8期
2 杜颖;;商标反向混淆构成要件理论及其适用[J];法学;2008年10期
3 夏朝羡;;美国商标反向混淆理论与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J];中华商标;2011年01期
4 张伟;;论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J];法制与社会;2012年29期
5 曹清;;商标反向混淆法律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3年06期
6 吴立鼎;;商标侵权的反向混淆及应对策略[J];中华商标;2013年03期
7 王思勤;;商标反向混淆的适用——借鉴美国标准[J];现代交际;2013年03期
8 宁素;;“反向混淆”问题初探[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年12期
9 曹宁;;试论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J];政法学刊;2009年01期
10 祝建军;;反向混淆侵权的认定[J];人民司法;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政法大学 桑清圆;论商标反向混淆的认定标准[N];国际商报;2010年
2 山东省临沂市工商局河东分局 吴立鼎;浅议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情形[N];中国工商报;2013年
3 实习生 张恒瑞;警惕商标纠纷中的“反向混淆”[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4 徐家力;商标的反向混淆及相关问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5 袁博;从耐克申请注册“刘翔”被驳看商标的反向混淆[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6 李洪波邋李建波;丽水“蚂蚁”是如何告赢国际“巨象”的[N];丽水日报;2007年
7 陈勇;也谈“芝华士”沙发[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8 聂国春;“蓝色风暴”案百事可乐败诉 商品广告宣传谨防侵犯商标权[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9 记者 林霞虹 李光炎 索冬冬 实习生 初墨品 通讯员 林劲标;谁的IPAD?高院未宣判[N];广州日报;2012年
10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周多;商标侵权判定的叙述性使用抗辩[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征南;美国商标反向混淆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王黎;从百事可乐“蓝色风暴”案论反向混淆理论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熊仲民;商标反向混淆侵权认定和赔偿问题[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王珊珊;论我国商标反向混淆解决机制的构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5 侯丽娜;商标反向混淆法律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6 齐佳胜;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徐艳;商标反向混淆行为认定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8 徐芳;我国商标反向混淆制度反思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9 郝小娟;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认定和救济措施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10 彭斌慧;商标反向混淆认定中的司法解决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27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92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