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登记的效力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商事登记的效力问题研究
【摘要】:商事登记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一种一致的立法模式,随着商事活动的逐步兴起,商事登记也随之迅速兴起。个人或团体要进行商事活动,必须向商事登记机关进行注册登记,提交商事登记事项,登记机关对登记事项进行核实确认其合法性,进而赋予其从事商事活动的资格的法律行为。商事登记效力是指商事登记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对需要取得商事资格的商事主体、商事活动的相对人以及办理商事登记的行政机关具有的对应的法律效力,这种法律效力称为商事登记效力。商事登记的效力的分类在学界和法律界一直存在分歧,一方面认为从事商业活动的资格是一种“天赋”权利,商事登记是登记机关对商主体资格的一种确认,即商事登记具有确认效力。另一方面认为商事登记具有一种创设效力,商事登记主体,必须向商事登记机关进行注册登记,登记机关对登记事项进行核实确认其合法性,该主体创建一个合法商事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进行合法的商事活动。同时,商事登记还具有公信效力,商事登记的公信效力是指,当商事主体在从事商事活动的资格,已经经过商事登记机关的审查确定,便可以认定其资格合法有效,具有法律效力,善意第三人对其商事主体资格的信赖并且与其进行商事活动,此时交易相对人受到商事登记公信效力的保护,如果商事主体提交的登记事项与商事主体现实商业情况完全不同,善意第三人出于对商事登记机关的信任而进行的商事活动仍受到法律的保护。商事登记第三种效力是对抗效力,对抗效力是指商事主体经过商事登记机关的审查登记,商主体获得免责权利,善意第三人不能就不明登记事项主张在交易过程中就具体情况进行免责,商主体可就登记过的事项对抗第三人主张,对抗效力的产生是登记价值的客观需求,如果说公信效力保护的是善意第三人的权利,那么对抗效力就是保护商事主体在交易过程中的权利。当然,商事主体如果就商事交易中主张对抗效力,就必须已经在登记机关取得合法资格且已经进行公示,如果为不实登记,对抗效力也就不复存在。笔者在文中通过六个部分对商事登记效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商事登记 商事登记效力 创设效力 公信效力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9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商事登记的基本理论12-17
- 一、商事登记的概念12-13
- 二、商事登记的法律特征13-14
- 三、商事登记的根本属性14-15
- 四、商事登记效力的概念15-16
- 五、商事登记效力的分类16-17
- 第二章 商事登记的域外法考察17-21
- 一、域外商事登记的立法模式17-18
- (一)统一的立法模式17
- (二)分散立法模式17-18
- 二、域外商事登记的登记模式18-19
- (一)强制登记主义18
- (二)任意登记主义18-19
- 三、域外登记机构的设置模式19-21
- (一)行政监管模式19
- (二)司法负责模式19-20
- (三)社会中介机构模式20-21
- 第三章 商事登记的创设效力21-26
- 一、创设效力与确认效力的辨析21-23
- (一)确认效力观点分析21
- (二)创设效力观点分析21-22
- (三)创设效力的确定22-23
- 二、商事登记的创设效力的解析23-26
- (一)创设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23
- (二)创设商事主体名称的权利23-24
- (三)创设商事主体出资人权利24-26
- 第四章 商事登记的公信效力26-34
- 一、商事登记公信效力的含义26-27
- 二、商事登记公信力的理论基础27-29
- (一)法律行为的外观属性27-28
- (二)行政行为的公定力28-29
- 三、商事登记公信效力的适用要件29-31
- (一)已登记的交易29-30
- (二)不实登记的交易30
- (三)善意性质的交易30-31
- 四、商事登记公信效力的私法适用31-34
- (一)主张公信力时如何认定善意31-32
- (二)对不实登记能否进行选择32-33
- (三)公信效力发生的根据33-34
- 第五章 商事登记的对抗效力34-44
- 一、对抗效力的理论基础34-35
- 二、商事登记对抗效力的适用要件35-37
- (一)相关登记已经完成注册登记35-36
- (二)登记事项为合法登记36
- (三)登记事项完成公告36-37
- 三、商事登记对抗效力的类型37-39
- 四、对抗效力适用问题分析39-44
- (一)虚假登记事项的对抗效力40-41
- (二)登记与公告的关系问题41-44
- 第六章 商事登记效力法律规范与完善44-47
- 一、商事登记效力规则的立法现状44-45
- (一)虚假登记情况严重44-45
- (二)商事登记产生的法律效力规定模糊45
- 二、我国商事登记效力立法的完善建议45-47
- (一)确立虚假登记的效力规定45
- (二)虚假登记须承担民事责任45-46
- (三)制定统一的商事登记法46-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个人简历51-52
- 后记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淑云;中外商事制度的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年03期
2 朱慈蕴;我国商事登记立法的改革与完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乔军,白廷举;对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问题的探讨[J];攀登;2005年03期
4 冯果,柴瑞娟;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兼论我国的商事登记统一立法[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5 李胜辉;论我国商事登记的统一立法[J];经济论坛;2005年13期
6 蒙荣雄,黄丽环;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9期
7 钱于平;;论商事登记的法律效力[J];安防科技;2006年01期
8 李振华;;论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理论界;2006年02期
9 袁晓波;;商事登记的价值分析及其对制度构建的影响[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甄自恒;;论商事登记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遂斌;;健全信用机制与完善我国商事登记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2 文雅靖;;论“商法通则”的制定之商事登记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3 王伟民;;商事登记基本理论探讨——国外商事登记制度的启示、国内商事登记实例分析[A];2003年度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选编论文集[C];2004年
4 刘训智;;商事登记制度中的信用机制研究[A];2013年第四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湛;办理商事登记不得收取费用[N];深圳特区报;2012年
2 通讯员 黄启穆;为全市铺开商事登记形成范本[N];东莞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高志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在全市推开[N];东莞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杨敬贺;商事登记改革 市场主体剧增[N];东莞日报;2012年
5 大朗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 胡浩举;商事登记改革试点 大朗是如何告捷的[N];东莞日报;2012年
6 市工商局局长 袁志强;商事登记改革核心是“宽进严管”[N];东莞日报;2012年
7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效果显著[N];东莞日报;2012年
8 本报评论员 李俊雄;商事登记改革能否完胜在于商事主体的社会化[N];东莞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郑升;释放市场活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起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10 吴锋;从“深圳商事登记提速”说起[N];经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妍;商事登记基础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令浚;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孙丽娟;清代商业社会的规则与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商事登记功能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利;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重塑[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臧博;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李霆;论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立法模式[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张恩宇;中国商事登记制度现状及完善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叶采惠;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刘卫东;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法律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范萍萍;商事登记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孟更华;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金东辉;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051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05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