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为民法的特别法——商法性质的认识——也谈对我国商法体例的选择
本文关键词:对作为民法的特别法——商法性质的认识——也谈对我国商法体例的选择
【摘要】:商法具有私法的性质,但也表现为明显的公法性。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其内容在总的原则方面体现着民法的基本精神,在适用法律中有优于民法的效力。在传统大陆法系的国家中,商法的性质是以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两种立法体例体现的。我国应采取民商分立的立法体例。但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制定商法典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可把商法通则作为制定我国商法典的过渡阶段。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99
【正文快照】: 近十几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商法的单行法,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商法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在适用法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商法的体例问题日益突出,许多专家学者对此问题都提出了诸多有益的观点,并构思了我国商法体例的模式。笔者认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春婕;商法重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J];法商研究;2002年06期
2 徐学鹿,梁鹏;商法中之诚实信用原则研究[J];法学评论;2002年03期
3 梁慧星;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J];法学研究;1994年02期
4 石少侠;我国应实行实质商法主义的民商分立——兼论我国的商事立法模式[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5期
5 余能斌,余立力;制定"民商法律总纲"完善民商法律体系[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夏雅丽,丁学军;论商法的特征及基本原则[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胡建淼;杨登峰;;有利法律溯及原则及其适用中的若干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苏亦工;法律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商榷[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4 张芳霞;浅析合同期待利益的确定与计算[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唐莹;论意思表示错误——中德民法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6 幸颜静;《德国民法典》中先买权之法律技术性质的逻辑解读[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7 谢永江;;资产证券化是债权物权化的过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吴锋,杜晓智;法人人格权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赵峰;私力救济的法理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胡安潮;对我国民法典中应否设定第三类民事主体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项志友;;诚实信用原则与市场经济[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关景欣;张军江;;电子商务缔约过失责任问题研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关景新;张军江;;电子商务缔约过失责任问题研究[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4 关景欣;张军江;;电子商务缔约过失责任问题研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吴旭;黄嘉琳;;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亮;缔约上过失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赵明昕;信用保险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徐昕;论私力救济[D];清华大学;2003年
7 李章军;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何培华;外资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邹林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立强;代理权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杨曙;信用证的风险防范机制与国际贸易法的统一[D];西北大学;2001年
3 崔文俊;行政补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顾伟;债权人代位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李迎宾;我国村民自治组织行政主体地位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许海涛;论票据付款[D];郑州大学;2001年
7 高磊;论我国票据法中的持票人原理[D];郑州大学;2001年
8 陈娅萌;保证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沈烨;国际大额资金划拨的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林庄辉;缔约过失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慧星;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J];法学研究;1994年02期
2 孟勤国;质疑“帝王条款”[J];法学评论;2000年02期
3 梁慧星;市场经济与公序良俗原则[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06期
4 殷志刚;商的本质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5 胡鸿高;商法价值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的体系[J];现代法学;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德;;英美的货物买卖法[J];政治与法律;1985年06期
2 车丕照;;简论我国的商事立法[J];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04期
3 杨振山;市场经济与我国民商法[J];政法论坛;1993年04期
4 徐学鹿;吕来明;;民商分立是我国市场经济立法模式的最佳选择[J];现代法学;1993年02期
5 彭俊良;现代民法典:时机、模式及结构[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6 周贤奇;市场经济与民法[J];法学杂志;1995年02期
7 汪绍铨;我国应该有一部商业法[J];法学杂志;1995年03期
8 方流芳;关于制定合伙法的几点意见——兼论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5年06期
9 谢怀 ;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J];外国法译评;1995年02期
10 左海聪;商事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法学评论;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编辑部;法制现代化的世纪曙光[N];工人日报;2000年
2 乔新生;中国商法的演进[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3 李咏;公法、私法与民法典[N];工人日报;2003年
4 米健 韩光明;中国民法典编纂中的基本思路和方法[N];法制日报;2004年
5 刘国禹 李振民;民法典草案修改之我见[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杜卉卉(南京师范大学);浅议我国商法立法体例[N];西部时报;2004年
7 谷峻杰;开放性的法典是中国民法发展方向[N];检察日报;2005年
8 成荣海;民商分立还是合一[N];江苏法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孙小林 吴飞;民商法学界争论再起 商法界呼吁制定《商事通则》[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萍萍;我国《海商法》海上货物运输制度修改探讨[D];厦门大学;2002年
2 张诗伟;论商法的相对独立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王燕;中韩股份公司法律制度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李艳鸿;论清末公司立法[D];安徽大学;2005年
5 张舒;试论商法独立化的进程与我国商事立法模式的选择[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强;论《商事通则》立法的可行性[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99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29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