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权制度与中国民商法的法典化
本文关键词:人身权制度与中国民商法的法典化
【摘要】:本文探讨了人身权的哲学、经济基础与理论根据,,对中国民商法关于人身权规定的现状及特殊意义进行了分析,从人身权制度的沿革着重探究了人身权的内容体系,提出了人身权应当成为中国民商法法典的独立一编,且婚姻家庭法应当包括在人身权一编之内的主张。本文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的人身权制度、加快中国民商法的法典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法学院民法教研室!河南开封 475001
【分类号】:D9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中国民商法法典化运动中,就法典的结构体系学界提出了多种看法。其中对人身权的编制体例争议较大。如有的认为人身权应当成为法典的专门一编;c有的认为人身权不应成为法典专编,可将其内容置于法典总则编的自然人一章②;有的则认为人格法当为法典一编,或者人格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明锁;;市场经济特质与民商法之品格[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邢星;;论商事主体的商事权利[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3 陈智慧;论亲权──兼论设立我国亲权制度的迫切性[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年03期
4 李雨峰;;知识产权通则:立法进程中的一种尝试[J];法学论坛;2006年01期
5 刘保玉,陈龙业;析商事通则与民法一般规则的关系——商事通则立法的可行性悖议[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孙鹏;民法法典化探究[J];现代法学;2001年02期
7 李雨峰;知识产权法典化论证质评[J];现代法学;2005年06期
8 王明锁;;侵权行为之债及其立法路径辨析[J];中国法学;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侍伟;关于构建我国隐名合伙制度的法律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王泽辉;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变革的困境与出路[D];湘潭大学;2005年
3 陈楠;古罗马裁判官制度及其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路晓鸽;隐名合伙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论经济法与民商法之关系[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付玉萍;;浅析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3 蒋秀兰;;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6年17期
4 陈婧;;经济法与民商法的比较——以国民收入的分配为考察重点[J];法制与社会;2006年19期
5 李翠莲;张娟;;经济法与民商法的比较关系——以国民财富的分配为考察重点[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6 周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商法与经济法[J];现代商业;2008年11期
7 周翔;;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探析[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1期
8 郭鹏莉;;浅议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J];大众商务;2010年06期
9 常嘉;;浅谈民商法信用体系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0年17期
10 王充;;民商法的目的价值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兴虎;;商法的独立与独立的商法[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2 龚泽锦;;浅论我国立法对人身权伤害赔偿规定的几点冲突[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3 樊成玮;;对人身权损害赔偿几个问题的探讨[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4 冯果;卞翔平;;论私法的二元结构与商法的相对独立[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5 李政辉;;析“商事通则”之必要与可能[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6 冯彦君;;市场信用机制的法律建构与保障——民商法、经济法的分工与合作[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7 王有志;石少侠;;民商法关系论[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8 姜朋;;反思商法基本范畴[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9 康达蕴;;我国商事立法模式的选择:“商法通则”之构想[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10 苗延波;;中国商事立法模式的理性选择与构建[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丙林;人身权、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区别[N];江苏经济报;2001年
2 张向东;对人身延续利益的法律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鑫;无论照片真伪都可能侵犯人身权[N];法制日报;2009年
4 记者 王海洋;“减污”成药企当务之急[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赵中孚;人大民商法学科的两次腾飞[N];法制日报;2010年
6 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功国;重视民商法文化的历史传承[N];人民日报;2010年
7 冯玉璋;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得转让[N];江苏经济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秦佩华;民商法 最大限度保障私权利[N];人民日报;2011年
9 上海市政协委员 华东政法学院研究生导师 彭万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公民和法人的人身权[N];人民政协报;2001年
10 周丽娟;民商法亟待确立显失公平制度[N];国际商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延超;作品精神权利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郭海峰;物权行为的法律价值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季立刚;民国商事立法研究(1912-1937)[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李岩;民事法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春;商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刘美希;私法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王福友;侵权行为法价值论[D];吉林大学;2007年
8 苑书涛;请求权基本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赵书波;美术作品作者财产权益保护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绍文;论现代民商法中的均衡[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2 耿昕;论人身权侵权返还性赔偿[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吴肖;构建民商法信用体系的探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单清峰;人身性债权优先于财产性债权的法理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5 胡春晓;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何雅丽;大学生实习法律问题的民商法思考[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卞建刚;人身损害免责约定的法理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林彬彬;人身权损害行政补偿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翟元梅;唐代妇女民事法律地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明国正;住宅商租诸法律问题探讨[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04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304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