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识别研究
本文关键词: 产业集群 识别 区位商法 纺织产业 出处:《经济纵横》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识别是研究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以我国的传统纺织产业为例进行了产业集群识别的分析,结果表明区位商法对识别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具有适用性。
[Abstract]:Industrial cluster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y 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study of industrial clusters. This paper takes the traditional textile industry in China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cation quotient law is applicable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textile industry clusters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426.81
【正文快照】: 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越来越被重视,许多产业政策的制定也围绕产业集群展开。产业集群分析是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科学依据,而如何识别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的基础。因此,加强产业集群识别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今;产业集聚的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1期
2 王发明;;产业集群的识别界定——集群度[J];经济地理;2008年01期
3 赵文峰;浅析我国纺织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经济师;2004年03期
4 王今 ,侯岚 ,张颖;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及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11期
5 张建华;张淑静;;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钰霞;;基于“农家乐”的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2 郭淑芬;赵魁元;;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晋城铸造产业为例[J];科技和产业;2007年08期
3 后锐;;产业集群研究的逻辑框架结构[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潘峰华;;产业集群的辨识及其特征分析——以浙江省制造业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5 孙铁山;卢明华;李国平;;全国基准产业集群识别及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4期
6 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条件与识别方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3期
7 毛蒋兴;何邕健;盛凯;;基于宏观经济绩效的产业集群转型战略研究——以河北省辛集市皮革业集群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年07期
8 王仲智;沈正平;储阳华;;地方产业集群的识别——以盛泽丝绸纺织业集群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8期
9 陈鸿祥;;论盐城汽车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S1期
10 张旭亮;张海霞;;产业集群发育与城市会展业提升——以义乌市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易希薇;刘晓龙;;制度环境、政府投资行为与工业园区绩效[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赵凡;追授李向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记者 陈德平;上海:进一步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3 记者 祝桂峰;广州打击土地闲置用重典[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4 鞠春彤;潍坊约谈八县市党政“一把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响;国土所需要哪些关怀与支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6 (叶祥贵);大溪125家企业“零增地技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7 (记者 郑荣 王莉);四川编制完成《铁矿地质勘查专项规划》[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8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梁光明;俄罗斯新一轮矿业开发聚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9 王维秀 徐明成;“虎”口夺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翁智刚;产业集群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张凤杰;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的创新扩散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余伟;家具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王继红;产业集聚与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尤振来;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张会新;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李卫国;创新集群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郭庭政;我国资源再生产业集群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陶凌云;FDI的产业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振;基于产业集群的公共政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慧;泛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产业集聚与梯度转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黎亮;贵州省旅游产业集聚度及集群化发展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
4 邹晓伟;黑龙江省乳业集群效应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5 侯小锋;新疆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6 高雪娇;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佩q,
本文编号:1463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463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