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司法确认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7 08:38

  本文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资格 司法确认 证据 出处:《甘肃政法学院》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几年,随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案件的不断增多,如何合理解决股东资格的具体确认己成了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日益关注的问题。由于现行公司立法缺乏对股东资格的明确界定,最高人民法院也没有出台有关股东资格确认依据的司法解释,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各自为判、裁判依据极不统一的现象大量存在,这在一定程度损害了我国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对这类纠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司法确认的主要证据和裁判规则展开,从股东资格确认的理论基础分析入手,进一步明确股东资格司法确认的法律意义和价值所在。在对域外观点进行比较、借鉴的基础上,以表征股东资格的形式证据和实质证据为中心,对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工商登记、实际出资行为、出资证明书、实际行使股权等各种证据的证据效力进行法律分析,总结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司法确认在证据法角度下的证据适用规则。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司法实务,对司法实践中的股东资格确认纠纷裁判规则予以了阐释和说明。认为法院在审理该类纠纷案件中,首先应就该纠纷的性质予以区分判断,分析该纠纷是属于公司内部的纠纷还是缠绕于外部的争议,再依循民法的私法自治原则和商法的外观主义原则,探求当事方的合意,保护善意第三方的利益,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优先适用形式证据,个别适用实质证据”的证据适用规则,根据相关的形式证据或实质证据,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资格的确认问题予以公正合理的处理和解决。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hareholder qualification disputes in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How to reasonably solve the specific confirmation of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concerned problem i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clear definition of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 in the current company legislation,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has also failed to issue a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basis for the confirmation of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s. As a result, in judicial practice, courts in various localities have their own judgments, and there is a large number of phenomena in which the basis of adjudication is extremely inconsistent. This has damaged the judicial authority and credibility of our country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nduct in-depth study on this kind of dispute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judicial confirmation of shareholder qualification of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in China. Main evidence and rules of adjudication, From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alysis of shareholder qualification confirmation, the leg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shareholder qualification judicial confirmation are further clarified. Focusing on formal and substantive evidence to characterize the qualifications of shareholders, legal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evidentiary effectiveness of such evidence as the register of shareholders,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companie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registration, actual capital contribution behavior, capital contribution certificate, actual exercise of equity, etc., This paper sums up the applicable rules of evidence under the angle of evidence law for judicial confirmation of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 of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On this basis, it combines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explains and explains the adjudication rules of shareholder qualification confirmation dispute in judicial practice.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ourt should distinguish the nature of the dispute in the trial of the dispute. This paper analyzes whether the dispute belongs to the internal dispute of the company or is entangled in the external disput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autonomy of private law of civil law and the principle of outward appearance of commercial law, it explores the agreement of the parties and protects the interests of bona fide third parties. Applying the rules of evidence applicable to "preferential application of formal evidence, individual application of substantive evidence",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formal or material evidence, To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shareholder qualification confirmation question gives the fair and reasonable processing and the solution.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敏;;法学视角下的公司合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潘西里;公司合并法律问题的研究[J];河北法学;1997年02期

3 张冬云;论公司合并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2期

4 ;我可否要求退出公司收回股金?[J];法制与经济;2005年16期

5 刘宏健;;公司合并的法律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杨春宝;;他可以要求退还出资款吗[J];科技创业;2008年11期

7 谭茗;;对我国建立公司设立无效诉讼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5期

8 唐英;;公司合并的法律界定[J];特区经济;2010年04期

9 韦浩;孙万国;;公司合并若干法律问题辨析[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年05期

10 张国栋;;我国公司合并制度的法律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玄;;公司合并中税务筹划的法律风险及防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赵万一;李秀文;;论职工(劳动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彭志鸿;韩晓;;上市公司之间收购的法律问题初探[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项叶萍;;公司注销登记初探[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

5 梅海军;;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制度研究[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王晓强;;公司设立中的民事责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龚志忠;;公正保护全体投资人的投资权利[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卫;;关于公司合并调整后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A];北京市物资流通协会2010年理论文集[C];2011年

9 张曙光;杨如彦;;揭穿公司面纱的经济学原理[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眼科会议论文集公司简介[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晨 华;欧盟全面改革公司合并法规[N];金融时报;2002年

2 陈姗姗;中钢质疑Murchison 并购中西部公司效应[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旭;澳联邦银行与康联公司合并[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4 黄德昌 万玉琴;公司解散类型分析[N];江苏法制报;2011年

5 童;日三大保险公司合并[N];中国证券报;2000年

6 通讯员 何素静;公司合并后债务诉讼时效怎么算[N];浙江法制报;2014年

7 北京同达律师事务所 郑斌;我公司能作“隐名发起人”吗?[N];金融时报;2000年

8 鲁娜;咨询公司,更大还是更专?[N];经济观察报;2007年

9 成锋;法能源公司能否赢得反垄断保卫战[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10 清华大学商法研究中心博士生 王敏邋贺轶民;公司重组:理论与实践[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赖武;公司僵局论[D];吉林大学;2009年

3 喜佳;论公司债参与人的利益平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闫小龙;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D];中南大学;2003年

5 蒋建湘;公司诉讼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李磊;公司司法清算法理与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苏三永;公司分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吴大新;会计政治观与欧盟会计战略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10 王毓莹;公司章程自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胜云;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开除股东条款效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肖文兴;公司设立无效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张强;公司形式变更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李秀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5 张曙文;YG网络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婧玲;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破解[D];兰州大学;2015年

7 张常富;公司僵局及其救济制度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8 朱平安;公司合并中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9 王丹阳;论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书征集法律制度的构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10 刘枫;论公司章程自治[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41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541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5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