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司董事第三人责任的性质、主观要件及归责原则
本文关键词: 公司董事 第三人责任 责任性质 主观要件 归责原则 出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我国近年暴露出来的公司治理问题中,中小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的权益频遭侵害而不能得到有效救济的情况最为严重。其原因虽多,但公司董事第三人责任制度的缺失,对其责任性质、主观要件及归责原则的模糊认识,社会公众无法得到正确引导以及司法审判处于混乱状态等,为其几大根源所在。考虑到我国商法一般规则尚未确立,公司法处于民法特别法的地位,因此公司董事第三人责任的性质应当属于特别法定责任,主观要件应当有恶意或者重大过失,归责原则应当为过错责任以及特定情形下的推定过错责任原则,而不宜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Abstract]:Among the problem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expose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and corporate creditors are frequently infringed and cannot be effectively remedied.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reasons, the third party liability system of company directors is absent. The vagu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its responsibility, the subjective elements and the principle of imputation, the inability of the public to get correct guidance and the chaotic state of judicial trial are its main causes. Considering that the general rules of commercial law of our country have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The company law is in the position of the special law of civil law, so the nature of the liability of the third party of the company director should belong to the special legal liability, and the subjective elements should be malicious or gross negligence, The principle of liability imputation should be the principle of fault liabil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presumption of fault liability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but it is not suitable to apply the principle of no-fault liabilit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D92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梅慎实;论董事的民事责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2 吴建斌;近年日本商法、公司法修改试析——兼谈对我国公司法的若干修改意见[J];日本学刊;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莉;;公司捐赠税收优惠制度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刘玲伶;;章程对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喻胜云;;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出资不实民事责任剖析——关于《公司法》第84条、94条之系统解释[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翁孙哲;;股份公司股东表决权限缩的激励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李颖芝;;衡平法外的受信义务——析董事于新《公司法》下之“忠实义务”[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王风梅;;股东的知情权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李建伟;;公司清算义务人基本问题研究[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8 李勇军;;现代公司的本质:营利性、赢利性抑或盈利性——基于词义辨析与营利性内涵的分析[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9 谭贵华;;论公司归入权之缘起及其理论基础[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肖和保;;股东提案权制度:美国法的经验与中国法的完善[J];比较法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范健;王建文;;上市公司高管社会责任及其法律规制初探[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张涵;;国有控股公司股权结构的制度分析——从控制权配置的角度[A];第六届国有经济论坛“欧盟—中国:区域政策与产业集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文;张照涓;;公司分立中少数股东权利救济之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4 邵晖;;浅析董事竞业禁止义务[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陈国奇;;设立中公司若干法律问题[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丁志利;;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的法律问题探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赵德枢;一人公司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邱海洋;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谭甄;移植与差异: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徐念沙;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张国清;投资基金治理结构之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李平;权益理论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仕;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力飞;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思;关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分红权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双;股东资格确认的法律实证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f,
本文编号:1554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55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