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商主体的类型化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28 16:05

  本文选题:商主体 切入点:类型 出处:《当代法学》2008年04期


【摘要】:从商个人到商法人,其形象各异但又有着过渡状态,它们之间相互映衬并紧密相联。但我国的商主体立法存在着非此即彼的僵硬思维,没有注意到商主体的类型问题,压缩了投资者的选择空间。从理论和立法上厘清商主体的类型化问题,有利于建构适合我国社会不断发展需要的商主体,并从立法上以开放的模式加以规范和引导。
[Abstract]:The images of individuals from business to commercial law are different, but they are in a transitional state, and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However, the legislation of commercial subjects in our country has a rigid thinking of either one or the other, and has not paid attention to the type of commercial subjects. It is beneficial to construct the commercial subject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to regulate and guide it in the legislation with an open mode.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学院;
【分类号】:D923.9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兴生;;关于《庄子·天道》中裁判方法与拉伦茨裁判方法本质诸问题——道家裁判技术发微[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2 李金明;;抽象概念与刑法推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杨峰;商行为意思表示的瑕疵和表示方法问题探讨[J];长白学刊;2005年01期

4 宋全成;解永照;;法律制度的界定[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5 胡智强;常传领;;试论网络游戏中虚拟物的财产权属性[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刘国;;宪法解释的衡量模式——兼论宪法解释方法的变革[J];当代法学;2006年02期

7 梁兴国;;律师执业行为的价值分析[J];中国司法;2006年07期

8 路军;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范围学说争议之评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李龙,刘诚;论法律渊源——以法学方法和法律方法为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邱昭继;法律中的可辩驳推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葛宇宁;张四化;;制约关系“两独”在刑事案件事实认定中的运用[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邬先江;;船舶承租人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权利初探——兼评“The CMA Djakarta”轮案[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金刚;案件事实认定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杨艳霞;正当性刑法解释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杜新丽;法律选择方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刘楠;法律的确定性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朱淑娣;WTO体制下国际贸易救济审查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孙连钟;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魏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利益平衡[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张力;法人独立财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傅鹤鸣;论法律的合法性[D];复旦大学;2005年

10 焦宝乾;法律论证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巍;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毛德兵;民法解释学的哲学反思[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田心则;论侦查权的法律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高永刚;公司重整计划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刘延东;法学院的风格[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王红霞;网络隐私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付刚;公序良俗原则的理性化[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8 刘维旭;论民法上的类推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祁秀霞;论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D];郑州大学;2004年

10 汪波;商自然人破产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卓;;乡村地役权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2 陈瑜;;浅论继承期待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3 王延川;;商事行为类型化及多元立法模式——兼论商事行为的司法适用[J];当代法学;2011年04期

4 吴长波;;商事登记效力之域外考察[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5 肖海军;;论商主体的营业能力——以投资主体与营业主体的二重结构为视角[J];法学评论;2011年05期

6 郑晓剑;;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类型化及其效力——兼论我国现行民事行为能力制度之完善[J];南都学坛;2011年05期

7 李开国;张铣;;论预约的效力及其违约责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崔拴林;;论我国私法人分类理念的缺陷与修正——以公法人理论为主要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郑晓剑;;中国民法典中成年监护立法若干问题综论[J];天府新论;2011年04期

10 赵旖旎;;关于商法独立性特征的讨论[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陶晶晶;;论私主体的泛平等化及其批判——以商主体应独立对待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王利明;;平等保护原则:中国物权法的鲜明特色[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3 李岩;;商事侵权的立法定位——以《侵权责任法》二审稿为主线[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4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郭侃;张朝霞;;试析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6 耿卓;;乡村地役权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命运[A];2009年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平华 烟台大学法学院;侵权法立法需要最大限度类型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陶滢滢;商主体设定人的资格要件[N];国际商报;2006年

3 孙宪中 冯珏;侵权行为归责:列举还是类型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作者为国家检察官学院副教授 刘辉;和谐商法:满足实践不争“地盘”[N];检察日报;2007年

5 居方祥 龚叶青;违约造成精神损害赔偿的限制规则[N];江苏法制报;2006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杨立新;侵权责任法的制定:应着重解决哪些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罗斌;侵权立法:向科学、现代迈进[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谢肇荣 肖丕国;确立我国法人精神损害赔偿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朱岩 邓兴明;当前物权立法和侵权立法中的疑难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江苏省响水县人民法院 李克才;由本题看民法法源的涵义及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遐桢;物权法定下地役权的困惑[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龙云丽;保证人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李春;商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谭华霖;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论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张健;专利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郭佳宁;侵权责任免责事由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杨雪飞;纯粹经济损失之赔偿与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周雪梅;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静波;侵权法一般条款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川;信息网络侵权行为的类型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冯杨勇;侵权责任免责事由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杨震;一般侵权行为中的注意义务[D];武汉大学;2005年

4 吕娜;纯粹经济损失法律救济论[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年

5 黄平;论商标侵权的本质及其类型化[D];湘潭大学;2007年

6 陈于婧;隐私侵权类型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李炳涛;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探析[D];烟台大学;2009年

8 张晶;电缆案中纯粹经济损失赔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孙永祥;论侵权行为法因果关系[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祁全明;相邻关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7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677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b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