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及产业-地域模式研究
本文选题:空间格局 + 产业-地域 ; 参考:《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02期
【摘要】: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发展都市农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研究采用区位商法及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西安农业内部各行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各区(县)的优质粮食、有机蔬菜、果品、农畜产品和水产品的比较优势。同时,根据西安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依托都市农业发展的外部机遇与内生动力,结合国内外国际化大都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成功经验,构建出西安都市农业发展的三大圈层格局即景观生态圈层、规模农业圈层和特色版块圈层,在此基础上提出特色地域空间模式、产业协同组织模式及产业链(网)共享模式等产业-地域发展模式。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in Xi'a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is study, the location quotient method and the index method of display symmetric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various industries in Xi'an agriculture, and to determin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high quality grain, organic vegetables, fruits, farm and livestock products and aquatic products in all districts (counties).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Xi'an, relying on the external opportunity and endogenous pow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combined with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developing urban agriculture in international c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paper, the landscape ecosphere, the scale agricul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plate ar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special regional spatial pattern is put forward. Industry-region development model, such as industrial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mode and industry chain (net) sharing mod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安-咸阳城市化对都市农业功能时空演变的影响研究”(编号:41271550)
【分类号】:F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洪庆;刘黎明;;现代城郊农业功能定位和布局模式探讨——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8期
2 张俊;;论创意农业发展的内生性: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地理;2009年07期
3 杨卫丽;李同f;;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及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1期
4 渠然;王艳;;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2期
5 刘雪,傅泽田,常虹;我国蔬菜出口的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05期
6 师谦友;郭华;张敏娜;刘新颜;;中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8年04期
7 周玉新;中日都市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J];世界农业;2005年07期
8 吴德慧;;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经验研究[J];世界农业;2012年04期
9 杨雍;高建新;;西安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冯建国;陈奕捷;;以休闲农业为核心,带动都市农业产业融合[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邱化蛟;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秀美,邱化蛟,丰美久;发展生态农业 建设果蔬强省[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2 刘明庆;席运官;;我国城郊保留农田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3 蔡万涛;;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以北京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4 柴浩放;;生态涵养发展区与北京世界城市建设[J];北方经济;2012年02期
5 刘法英;顾慈阳;;北京门头沟特色种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1年18期
6 杨起简;;创新发展模式,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7 黄映晖;史亚军;;都市农业发展动因及功能的国际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孟召将;;生态城市建设与城郊农业功能拓展研究——兼析从化模式[J];城市观察;2012年02期
9 熊友云;张明军;刘园园;金爽;李瑞雪;;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空间分布特征——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10 宋志军;刘黎明;;北京市城郊农业区多功能演变的空间特征[J];地理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起简;;创新发展模式,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2 周玉新;;都市农业地域资源体系的建立[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晗;吕杰;;沈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结构的熵分析[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天柱;张明明;贺红霞;;工业型城市都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实例研究——以河北省霸州市为例[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环首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论文[C];2012年
5 张弛;席运官;刘明庆;魏琴;;城郊农业生态经济服务功能绿色转型及模式优化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6 万忠;康艺之;方伟;白林;林伟君;;广州市都市型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袁奇峰;方凯伦;陈世栋;;大都市边缘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探索——以佛山市三水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卫丽;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苏延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庞辉;肯定列表制度下: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问题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4 董凤丽;区域合作背景下沈阳经济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效益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5 李卫芳;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赵海燕;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7 杨锦秀;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王春晓;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新疆棉花产业成长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邱化蛟;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薛艳杰;上海农业地域类型演变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柳;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赵勇军;“中国绿色食品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张田;城市农业活动与设计策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4 王毓婕;大西安地区产业布局协调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任钰;北京创意农业发展研究[D];北京农学院;2011年
6 高云;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侯曼霞;长沙县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8 刘锋;基于WebGIS的省级蔬菜生产管理辅助决策信息系统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9 魏荣;中国蔬菜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蔡国英;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凡刚;北京石景山古城地区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定性定量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周端明;农业劳动力的异质性:乡城人口流动理论不应忽视的因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裴淑娥;;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4 林毅夫;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需要有新的战略思路——评世界银行新的“惠及贫困人口的农村发展战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朱谐汉;北京人口特点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王冬梅,李永贵,蒋文琼,侯旭峰;北京山区小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石匣小流域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刘中丽,欧阳宗继;气候变化对北京水资源的影响[J];北京农业科学;1999年05期
8 刘宝存,孙明德,吴静;北京郊区粮田土壤养分与施肥[J];北京农业科学;1999年06期
9 叶彩华,郭文利;北京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北京农业科学;2000年01期
10 宋秀杰;北京郊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发展节水农业[J];北京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李彦伶;[N];各界导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俊鸣;[N];科技日报;2006年
3 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杨殿钟;[N];西安日报;2010年
4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教授 刘进田;[N];西安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晓君;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立新;中国大豆比较优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2 信军;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丽;李同f;李建军;陈波;;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及其机理研究——以阎良区为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方伟 ,陈秀芝 ,侯军歧;关于发展西安都市农业的探讨[J];经济论坛;2004年16期
3 师谦友;郭华;张敏娜;刘新颜;;中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8年04期
4 范子文;台湾“城市化与都市农业”考察报告[J];台湾农业探索;1997年03期
5 赵树枫,张强;都市农业的意义及其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04期
6 党国印;关于都市农业的若干认识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03期
7 段若鹏;“都市农业研讨会”观点述要[J];理论前沿;1998年08期
8 刘荣章,曾玉荣;台湾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1998年03期
9 王新,张仁信,尹一梅;都市农业──未来城市发展的潮流[J];辽宁经济;2001年02期
10 刘华周,郑建初;从上海郊区经济结构的转变思考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单吉X;;都市农业在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伦敦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林梓联;;都市农业的务件、功能、形式及结构[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2年
3 黄靖;刘盛和;;都市农业的机遇、风险、任务与挑战[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辉;;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洞庭湖区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辉;;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洞庭湖区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A];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杨兴洪;吴方卫;;论都市农业的节能减排[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瑾;孙国兴;王爱东;;未来15~20年都市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与战略研究[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吴方卫;;论上海现代化都市农业的建设[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韩涛;史亚军;李丽萍;;丰盛餐桌——都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总指挥[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10 郭焕成;刘盛和;任国柱;;都市农业与观光发展研究[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华;都市农业[N];山东科技报;2002年
2 赵月辉 本报记者 宋占奇 沈才 战旗;发展都市农业 作“围城”文章[N];黑龙江日报;2008年
3 市农委;发展都市农业 推进菜篮子工程[N];解放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钟益 记者 张文;以富裕农民为目标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N];西安日报;2009年
5 本报通讯员 郑之祥 任相国 秦国华;高铁时代的“都市农业”[N];德州日报;2009年
6 王子明 本报记者 王红光;阜新“都市农业”后劲真足[N];辽宁日报;2009年
7 王子明 王红光;阜新:“都市农业”后劲足 农民赚了个盆满钵溢[N];中国特产报;2010年
8 记者 周朗明 通讯员 李霞;义乌多元化投入打造都市农业[N];金华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田宝印;外来“和尚”“念火”都市农业经[N];北京商报;2010年
10 金仁;二次引智助推都市农业发展[N];大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卫丽;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关海玲;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罗平;“两型社会”背景下的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童小芹;乌鲁木齐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5 苏延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娟娟;我国城市建成区都市农业可行性及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辉;“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8 蔡意中;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9 邱化蛟;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肖永红;城市化进程中太原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古都西安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2 王萍;西安市土地市场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杨华;西安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敏;西安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姚嘉;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中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6 吴南;西安市郊区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丽;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统筹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梁珊珊;基于能值分析的西安市农业用地预警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艳;西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10 薛旭平;西安市莲湖区土地集约利用分析与评价[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03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803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