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银行直接向非金融机构转让不良债权的现实障碍和理据反思

发布时间:2018-06-19 04:47

  本文选题:银行不良债权 + 债权转让 ; 参考:《特区经济》2010年07期


【摘要】:银行不良债权转让引发的诉讼纠纷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因相关法律规定与金融政策规范性文件的冲突导致法律适用争议不断,如何在司法适用中既尊重现代民商法合同自由理念又贯彻国家金融政策,增强国有金融债权的司法保护适成为争论重要焦点,本文从分析银行不良债权的特殊性出发,剖析银行不良债权转让的现实障碍缘由,结合金融法规、政策以及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海口会议纪要确定的精神,对银行向非金融机构的法人、其它组织、自然人直接转让不良债权的可让与性进行研究。
[Abstract]:The litigation disputes caused by the transfer of bank's non-performing creditor's rights have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society, because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normative documents of financial policy, the disput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are incessant. How to respect the concept of freedom of contract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and carry out the national financial policy, and how to strengthen the judicial protection of state-owned financial claim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ocus of controversy.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non-performing claims of banks. By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the practical obstacles to the transfer of non-performing bank debts, combining with the financial laws and regulations, policies and the spirit determined in the minutes of the 2009 Haikou meeting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the banks to non-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 legal persons, other organizations, The transferability of non-performing creditor's rights transferred directly by natural person is studied.
【作者单位】: 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
【分类号】:F83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陶江;对银行信贷债权转让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2 戴建庭;债权让与制度比较研究——兼论对我国合同法中债权让与制度的完善[J];河北法学;2004年08期

3 刘明尧;银行不良资产剥离中的债权转让问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4 叶名怡,钦骏;债权让与制度概论——兼述从比较法角度考察[J];前沿;2003年11期

5 尹长海;债权转让之我见[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军;商标淡化的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李明发;;信用制度的民事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李青,翁焱;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国际比较及具体形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李腾宇;论缔约过失责任法律制度[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李敬从;论不真正连带债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6 田晓云;新时期我国商法的定位[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李伟;试析合同无效时返还财产的法律性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3期

8 崔建远;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9 刘正峰;信托制度基础之比较与受托人义务立法[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10 尹志强;侵权行为概念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晓菲;;论经营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乔雄兵;;国际民事诉讼中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4 施玉平;;辞职权法律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颜峗峗;;医患关系和医疗合同立法探析——兼谈对医疗纠纷的本源遏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于信州;曾江波;;保险标的、保险利益与保险契约之标的[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孙卫星;;浅议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张颖;叶金花;;论要式欠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姜丛华;朱宁;;预约研究[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李丹;;“谁漏油,谁赔偿”原则合理性分析[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4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钟志勇;论总行对海外分行存款债务之承担[D];厦门大学;2002年

10 胡文涛;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法律障碍——以交易成本为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新洲;论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利害关系人的赔偿责任[D];暨南大学;2000年

2 柯敏;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之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明圆;华沙条约体制下的承运人责任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忻如国;应收款转让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卢映群;消费信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谷峰;公益信托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锋;论表见代理的构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8 桂红霞;论英国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保留所有权条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廉晓春;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构成及抗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10 王钤;论侵权法中的谨慎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白彦,林海权;债权让与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政法论坛;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井;;莲花味精大股东易主 股权拍卖一波三折[J];中国拍卖;2010年01期

2 胡灏馨;;银行信贷资产转让面临的法律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J];金融发展评论;2011年06期

3 王鹏;;我国《担保法》中关于“最高额抵押”的辨析[J];国际经贸研究;1998年01期

4 陈丽君;安启雷;陈辰;;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化的若干问题[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11期

5 王博;唐跃;陈浩;温琪;陈敏;杨晓光;;我国不良贷款回收率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维;沈红;;国家助学贷款二级市场开发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赵放;单喜久;;金融危机与日本金融业规制演进及启示[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金俊;韩国银行不良债权比降至新低[N];国际金融报;2003年

2 董文胜;广东甘化 债权转让增收[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傅航;债权转让合同被判无效 华融陷身资产评估迷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4 翟淑红;巧借债权转让处理不良资产[N];财会信报;2006年

5 程志云;4000万债权转让无效 华融西安身陷国资流失官司[N];经济观察报;2004年

6 陈军朝 李亚兰;银行可将债权转让给非金融机构[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7 记者  周卫国 实习生 邓圆圆;最大一笔资产债权成功转让[N];湖南日报;2006年

8 记者 王延春 林如康;资产管理遭遇四道政策槛[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陈建军;ST金杯力劝各方不要竞拍公司债权[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吴光军;债权流拍ST金杯争得“喘息”[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雷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银行监督效应研究:理论与实证[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熊洁敏;资产价格与我国广义货币政策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晓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成因和处置[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黄瑞刚;拍卖在处理银行不良债权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杨欣欣;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转移主要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邓勇;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控制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宋玲;HB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乔煜峰;FSAP框架下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金钟顺;韩国资产管理公社的不良债权整理制度对中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张敏;国际保理业务在招商银行成都分行的应用及风险防范[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吕东锋;商业银行在国际保理业务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38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038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a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