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之限制性法律规定
本文选题:代位求偿权 + 海上保险 ; 参考:《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国际贸易当中,海上货物运输方式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航空运输,陆路运输多不能替代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各国,各州之间的贸易愈加频繁和密切,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在国际经济发展的模式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的海商法以及《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鹿特丹规则》都是用来规范各国与各国之间的海上运输的法律和条约。众所周知,海上运输风险大,路途长,因此海上保险一直是海上运输相关法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海上保险的存在对于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利益,减轻损失具有重大作用。而这其中的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一直是海上保险中的热点,也一直是海上保险中的重点内容。 本文主要是在参考国内外诸多学者关于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规定的基础之上,以及研习了中国法律和英国,美国以及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对于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规定,而且在参考了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相关案例的基础之上,对于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尤其是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限制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论述。首先,我从总体上概述了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内容,这样一来,对下文的论述有一个良好的铺垫。然后,,我主要从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成立的规定,以及权利行使的规定几个方面来论述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限制方面,其在满足了什么条件之后方可成立此权利,方可行使此权利;最后,我重点从权利行使的一个方面,即通过诉讼的方式行使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来论述其对此方面的论述和规定,在此基础之上,全面分析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限制性的规定。 英国是海商法和海上保险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其《1906年的英国海上保险法》对于众多国家和世界上的海上保险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而我国目前对于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规定不甚详细,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这其中前两者主要是对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之实体权利作出规定,而后者是对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之程序法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对于海上保险,对于海上保险的保险人以及对于整个海上运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力图在结合中外海商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司法案件的实例来分析其内容和对其的各方面的限制性的规定,并愿本文能够为中国甚至国际上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海上保险法、海商法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Abstract]: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mode of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has always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air transport and land transpor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trade between state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and clos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maritime laws of various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Hague rules, the Visby rules, the Hamburg rules and the Rotterdam rules, are laws and treaties used to regulate the maritime transport between countries. As we all know, the risk of marine transportation is high and the road is long, so marine insurance has always been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relevant laws of maritime transport. The existence of marine insuranc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tecting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the insured and reducing losses. The subrogation of marine insurance has always been a hot spot in marine insurance, and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marine insurance. Based on the reference of many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the subrogation right of marine insurance, this paper also studies the provisions of Chinese law and the law of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ountries of civil law system on the subrogation of marine insurance. On the basis of 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cases of Britain and other countr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brogation of marine insurance, especially the limitation of subrogation of marine insurance. First of all, I summarize the content of marine insurance subrogation as a whole. Then, I mainly discuss the limitation of marine insurance subrogation from the provision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ine insurance subrogation, as well as the provisions of the exercise of rights. What conditions have been satisfied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right? Finally, I will focus on one aspect of the exercise of the right, namely, the right to subrogation of marine insurance by way of litigation, on the basis of whic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arine insurance subrogation of the restrictive provisions. Britain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that developed maritime law and marine insurance earlier. Its < 1906 British marine insurance law has great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surance in many countries and the world. However, at present, the provisions on subrogation of marine insurance in China are not very detailed. It mainly includes the Maritim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Insuranc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Special procedure Law of the Maritime Litig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latter makes the corresponding stipulation to the marine insurance subrogation right procedure law. The subrogation of marine insura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rine insurance, to the insurer of marine insurance and to the whole marine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its contents and restrictive regulations by combining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maritime merchants as well as the examples of judicial cases, and hopes that this article can be used as a subrogation right for China and even for Shanghai, the law of marine insurance. The development of maritime law contributes little to i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96.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志;王振海;;保险代位求偿权适用问题之探析[J];大家;2011年14期
2 钟红;;浅议保险代位求偿权[J];经济论坛;2007年06期
3 孙卫平;;试论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取得条件和行使途径[J];金融经济;2008年10期
4 陈立辉;汤丹;;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法律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07期
5 吴岳翔;;保险代位求偿权若干问题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耿建;;浅议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J];消费导刊;2008年22期
7 岳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放弃与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以日本法的判例分析为中心[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8 何继祥;;保险代位求偿权可否转让自兴公司与东鑫公司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评析[J];法律适用;2006年04期
9 郎田丰;;刍议保险代位求偿权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J];沧桑;2010年08期
10 郭建标;;保险代位求偿权若干法律争议问题之探讨[J];法律适用;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美仪;;论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对被保险人资格的限定[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2 李华;;中国保险理赔制度的路径选择与立法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3 梁鹏;;论保险人说明义务履行之改进[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4 罗小兰;;我国《保险法》受益人制度研究及其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5 马宁;;美国法上责任保险竞合的协调——以他保条款冲突为中心[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6 张秀全;;共同遇难的保险金给付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7 陈歆;;论海上保险法中的告知义务[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8 姚益林;;论保险代位求偿权之成立[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9 史正保;陈圣利;;保险利益之法律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10 刘德福;朱文瑜;;论保险人之强制说明义务和投保人之如实告知义务[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斌 (律师);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适用范围[N];中国保险报;2009年
2 仲璐 顾海忠;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现实意义[N];江苏经济报;2010年
3 上海海事法院 张亮;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取得与丧失[N];国际商报;2011年
4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白峻;涉外保险代位求偿权诉讼时效的法律适用[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姜春玲;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规则[N];江苏经济报;2009年
6 赵平;保险代位求偿权的两点争议[N];金融时报;2004年
7 张祖平 张圣林;从一例保险理赔纠纷案看保险代位求偿权对被保险人的限制[N];湖南经济报;2002年
8 记者 田浩 通讯员 王磊 尚晓茜;停车场管理未失职免于赔偿[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余建华 本报通讯员 王先富 林静;宝马理赔连环案的关键环节[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本报驻粤记者 龙巍 通讯员 朱杰 朱凯;固守亚帆赛海上前沿阵地[N];中国水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立;被保险人与服务提供商的共谋型保险欺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刘喜珠;海上风电大直径宽浅筒型基础结构设计及安全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胡志平;清末民国海上书画家润例与生存状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王建华;基于管制理论的海上交通安全社会效益分析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高定中;保险合同最大善意性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于海纯;保险人缔约说明义务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张贤伟;海上货物运输保险赔偿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朱作贤;海上保险法补偿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东;论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之限制性法律规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魏纪珍;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田铮;论保险代位求偿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崔喜婷;保险代位求偿权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郝爽;保险代位求偿权规则之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6 胡芳芳;论我国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孔斌;保险代位求偿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曲佳敏;论保险代位求偿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谢艳萍;保险代位求偿权之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桂林;论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与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58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05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