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析“经济法”的定义——兼议“经济法”的地位
本文选题:经济法 + 现代法制观 ; 参考:《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摘要】:经 济法的定义长期 悬而未决有主 客观两 方面的 因素。 经济 法是 一种 现代 法制 观念,,它体现了法 学上追求社会整 体利益的社会 本位观,但并不是 一个法律部门 。我国有条件 将经济法作为经济 领域的基本法律 部门,定义为调 整所有经济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包含民 商法的内容,有利 于法律的传播和 实施。
[Abstract]:There ar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in the definition of economic law for a long time. Economic law is a modern concept of legal system, which embodies the social standard view of pursuing the whole social interests in law, but it is not a legal department. Our country has the condition to regard the economic law as the basic legal department in the economic field,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general name of the legal norm that adjusts all the economic relations, including the content of the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which is advantageous to the dissemin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海口5702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江启疆,张涵;经济法学研究述评[J];法学研究;1998年01期
2 龚赛红,张新宝;民法学研究述评[J];法学研究;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先林,吴建农;垄断的一般界定与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垄断[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王先林;论反垄断法的基本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3 华国庆;制定我国税收基本法刍议[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4 杨思斌;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缺陷及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蒋大平;国企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张守文;略论经济法上的调制行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7 姚志刚;经济权力制约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8 管斌;;中国经济法学总论30年研究:关键词视角[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9 刘志山;李卫英;;道德及其生活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王全兴,陈虹;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总结与反思——兼评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钟爱玲;;论《物权法》中的海域使用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魏方;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赵芳;对我国体育产业立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10 张国清;投资基金治理结构之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胜;认罪从宽制度刍议[D];湘潭大学;2009年
2 颜常;国家在经济法主体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胡晓;我国公司印章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静;论恶意诉讼的侵权责任[D];烟台大学;2010年
5 李娜;论行政性垄断之问题与法律规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6 陈华;“20世纪最后一个浪漫派”——论沈从文的审美现代性思想[D];温州大学;2010年
7 盘艳斌;行业协会的经济法主体地位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李慧;论中国的反垄断立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朱友军;政府采购立法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资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权力的制衡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经济法论丛》稿约[J];经济法论丛;2001年02期
2 吴萌琼;;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0期
3 王潇雅;;论经济法的正义价值[J];时代金融;2011年21期
4 李楠;;新时期弱势群体经济法保护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1期
5 张国龙;;经济法和民营企业[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8期
6 田一麟;;对经济法价值的探讨[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3期
7 翟相娟;;经济法视阈中的利益观[J];河北法学;2011年07期
8 黄艳群;;浅谈案例演示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6期
9 张建萍;;关于构建科学的经济法的研究[J];中国外资;2011年17期
10 吴静;;浅析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永强;;经济法特征之我见[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江永强;;经济法特征之我见[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刘雁翎;;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考量经济法的独立性[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文绪武;;经济法的时代精神·法律和谐·社会和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5 李玉柱;;合同的经济法思考——关于经济合同法的构想[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6 王志文;;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谭喜祥;;经济法与和谐社会关系初探[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王义兰;;从经济法角度谈政府转型[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9 张永忠;;论国家发展权及其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实现[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江平;;精诚合作 开拓商法学术新领域[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经济法[N];财会信报;2005年
2 潘银杰;经济法与构建和谐社会[N];天津日报;2005年
3 张建容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4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守文;观察经济法的风险维度[N];国际商报;2010年
5 石涛 李志芳;经济法有没有原理?[N];光明日报;2010年
6 记者刘鹏;经济法保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记者 袁京;十三省市区经济法学术研讨[N];北京日报;2008年
8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蒋悟真;经济法的法域归属及其思维变革[N];光明日报;2009年
9 《法学杂志》原主编 周恩惠;经济法应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保障和促进[N];国际商报;2009年
10 李业顺;经济法在新形势下的特殊使命[N];国际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彩申;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雍灵;经济法视野中的公平[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谢增福;行业协会功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薛克鹏;经济法定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6 吴荻枫;论我国经济法的司法救济[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单飞跃;经济宪政哲学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殷洁;区域经济法论纲[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张武;政府经济职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10 张秋华;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权的历史梳理与法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挺;论经济法的双重性[D];华侨大学;2001年
2 王彪;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D];安徽大学;2005年
3 郭伟;效率与公平之经济法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继炜;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D];重庆大学;2009年
5 阎昱蓉;论甘肃地方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D];兰州大学;2008年
6 张荣华;论WTO的司法审查制度[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何敏;行业协会的经济法主体地位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8 徐雪山;论经济法的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魏琴;论政府干预行为的经济法规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贺艳梅;论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76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07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