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公司监督体制的改革
本文选题:日本 + 监督 ; 参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摘要】:如何建立和完善公司的内部监督体制一直是日本公司立法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几年,商法通过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权;完善外部监事制度;在大公司建立审计委员会等改革措施,形成了一个同时允许两种不同的监督模式并存的监督体制。这是大陆法系国家完善公司治理方面的大胆尝试,对我国公司立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How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internal supervision system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in Japanese company legislation.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ory authority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external supervisors and establishing audit committees in large companies, the commercial law has formed a supervision system that allows two different supervision modes to coexist at the same time. This is a bold attempt to perfect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ivil law countries.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F279.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蔡元庆;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监督机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昊;李震东;;论董事责任的豁免机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蔡传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的现实选择及优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李明辉;日本的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4 周亮;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相结合的监管模式[J];物流科技;2004年05期
5 万希;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机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钟明霞;论股东的监督作用及其完善[J];政治与法律;2003年03期
7 冯果;柴瑞娟;;论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葛蓉蓉;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有效性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闻;我国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创新[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雁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江群;现阶段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谢杰;论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D];苏州大学;2005年
5 李震东;公司董事责任免除与豁免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周迎杰;论董事会权力制约机制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5年
7 杨宏亮;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崔虎;公司内部监督机制选择方案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9 梅琳;董事的职责和法律义务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徐春;论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的若干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甘培忠;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事制度[J];中国法学;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科什-纳吉B;匈牙利经济政策的新特点[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4期
2 田明;;八十年代管理会计的研究课题[J];会计研究;1981年01期
3 杨振策;;来函照登[J];会计研究;1981年02期
4 陶竹安;;苏联国营商业的监督体制[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2年Z1期
5 赫尔曼·克莱门特,葛放;苏联的外汇垄断体系[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3年11期
6 ;为什么要设立审计机关[J];华北金融;1983年02期
7 杨文卓;略论审计的基础及其独立性[J];财经科学;1984年05期
8 赵友良;;建立我国审计制度一些理论的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4年05期
9 申正;;我国第一任审计长[J];会计之友(上);1984年06期
10 姚树人 ,余其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审计工作史话[J];上海会计;198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华;;水上安全监督体制应高度统一[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98年度学术交流论文集[C];1998年
2 肖斌权;;建立新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的设想与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邱毅伟;;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实践探讨[A];福建省卫生经济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1年
4 周树志;;从源头上根除腐败建设廉政[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黄京菁;;关于我国独立审计委托关系的思考[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秀宏;曲承亮;;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赵鹏;;新形势下我市放射防护工作的重点[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李习彬;李亚;;组织整合失灵的系统分析[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苏新龙;;财务独立董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汤谷良;集团公司集中控制的策略[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陈功 徐光辉;菲律宾政府审计准则[N];中国审计报;2000年
3 江大维;实现ISO14000与环保法规的良性互动[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4 福建省卫生厅厅长 杨平;将“三个代表”思想贯穿卫生改革全过程[N];健康报;2000年
5 记者 孟翔风;组建“三位一体”监督机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0年
6 野山;假如小股东“混进”管理层[N];经济日报;2000年
7 斯拉木;当前领导干部腐败原因及对策[N];新疆日报(汉);2000年
8 ;财务监控与薪酬激励[N];组织人事报;2000年
9 孙清润(省监察厅);探索领导干部廉洁工作新途径[N];安徽日报;2001年
10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连起;独立董事与独立审计[N];中国财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传阵;财务治理机制——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肖和华;党内民主监督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胜林;论中国特色执政党专门监督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饶晓秋;国有公司治理中的财务监督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王桂科;我国媒介业的产业视角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8 许水源;金融控股公司之监察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毛志宏;独立董事制度与会计透明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杨忠莲;公司治理机制中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庆玲;内部审计体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王敏燕;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上市公司激励与控制视角[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3 彭图曦;股份公司监督机关设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金春花;论权力机关的行政监督[D];延边大学;2002年
5 倪洪涛;宪法诉讼模式之比较[D];湘潭大学;2002年
6 董建俊;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依法行政[D];延边大学;2002年
7 马慧知;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8 李先广;我国行政程序法治化问题探讨[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曹以朋;大型企业集团出资人监督体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袁国辉;试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权的定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78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078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