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思考商法、民法的关系
[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unscientific expression of commercial law and civil law, including the origin of law, the status of convention, the worship of code, the function of judge, the certainty and flexibility of law, the improvement of legislative quality, et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ercial law and civil law is analyzed with the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商法研究所
【分类号】: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德良;民法学基本理论在网络时代所面临的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N];光明日报;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菠;;晚清工商立法与华商权利救济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梁慧星;论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J];比较法研究;1991年03期
3 刘期安;;网上购物格式条款的问题与探讨[J];商业研究;2008年05期
4 罗海山;张加磊;;论商主体的独立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5 韩晓东;;论信用证欺诈之止付令——兼评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J];研究生法学;2005年03期
6 林迅;信用证单据欺诈中的银行责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06期
7 林艳琴;;中外票据保证制度之立法比较[J];法学杂志;2009年03期
8 张驰;关于动产担保制度的思考[J];法学;2003年04期
9 张驰;;论抵押权的存续期间——兼评我国《物权法》第202条[J];法学;2010年04期
10 赵石麟;关于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思考[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任先行;江合宁;;商业信用的经济和法律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洪艳蓉;资产证券化若干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王煜宇;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刘剑;卡尔·卢埃林法律职能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林旭霞;论虚拟财产权[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滕晓春;营业转让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婧;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担保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笑冬;赃物善意取得制度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3 黄经纬;合同法上合理预见规则适用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4 宋世强;合同法借鉴效率违约理论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5 徐君;网上购物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郭子楠;ISDA信用支持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莹莹;美国信用证法律制度及对中国的借鉴[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薄祖稳;论记名提单制度的新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张海龙;动产抵押相关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晁敏;盗赃物善意取得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汉东;论信用权[J];法学;2001年01期
2 赵旭东;商法的困惑与思考[J];政法论坛;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世文;;中国崛起背景下商事立法模式研究[J];学术论坛;2011年06期
2 赵旭东;;《商法通则》立法的法理基础与现实根据[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3 黄鹤群;弘扬五四精神 再创世纪辉煌[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4 童世骏;科学与民主的和谐相处何以可能?──论杜威和哈贝马斯的科学观和民主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孟建伟;对科学的人文价值的忽视——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及其缺陷[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刘瑛;学术创新与学科建设的新使命[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03期
7 陈国友,袁英华;试论爱因斯坦科学创新活动的人文基础[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孟建伟;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9 吴楚克;科学发展观的民族化涵义[J];前沿;2005年09期
10 曹文彪;;科学原本属于人文[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苗延波;;中国商事立法模式的理性选择与构建[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2 张彦;;论商事关系之界定[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3 王明锁;;影响商法地位独立的几个基本因素[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赵旭东;;制定“商法通则”的五大理由[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5 康达蕴;;我国商事立法模式的选择:“商法通则”之构想[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6 张舫;;在民法与商事单行法之间——以经理权为例对制定“商事通则”的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7 王小能;郭瑜;;商法独立性初探——从票据法与海商法的角度[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8 李政辉;;析“商事通则”之必要与可能[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9 李慧;;制定我国“商事通则”的若干问题[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10 马建兵;任尔昕;;构建我国商事主体法律制度的理念:保守与超越[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伟杰 杨连元;国家指令计划将“淡出”民法通则[N];工人日报;2009年
2 云南省石林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赵景文;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有四处缺陷[N];检察日报;2010年
3 徐学鹿;商法的统一与商法的自立[N];中国改革报;2003年
4 乔新生;中国是否需要科尔贝尔主义[N];光明日报;2006年
5 河北省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健 郭淑仙;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应优先适用民法通则[N];检察日报;2009年
6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尹田;民法调整对象之争:从民法通则到物权法[N];检察日报;2010年
7 裴智勇 李植 良竹 整理 (本报记者 裴智勇);路人摔倒谁敢扶法律面临难题[N];人民日报;2010年
8 成荣海;民商分立还是合一[N];江苏法制报;2006年
9 乔新生;外资群狼环伺 中国呼唤柯尔贝尔[N];证券时报;2006年
10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法官 魏志坚;为何会出现“见义不为”[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启宏;论文革后的中国自然主义文学[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裘涵;科学技术论视野中的技术标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曹润生;论世界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郝鸿军;知识的合法性[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杨俊;雅斯贝尔斯的元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任满军;晚清商事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唐忠毛;现代性视阈中的佛教本觉思想批判与论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滕晓春;营业转让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陈梦坤;论社团主体的法律属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郑颖慧;宋代商业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梦春;宣告死亡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2 姜杰;中医科学性的思辨[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慧文;《科学》课程中的探究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磊;中医病因学的科学与文化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王霞;论生育行为文明[D];河北大学;2006年
6 惠银东;高中《函数》教学设计[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郭岩峰;阿尔都塞“马克思的理论反人道主义”理论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贾腊江;论科学与人文的交融[D];西北大学;2005年
9 吴怀林;论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复杂性关系[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胡静轩;晚清《钦定大清商律》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76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17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