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珠江河口水域有机磷农药水生生态系统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19-05-26 18:13
【摘要】:通过风险商法和概率风险法评价了珠江河口水域中甲拌磷、敌敌畏及乙拌磷等9种有机磷农药对硅藻、水蚤及糠虾等8种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风险商法评价结果表明,9种有机磷农药混合物总风险商为:糠虾处于高风险中水平,水蚤和摇蚊在中等风险水平,硅藻、牡蛎、鲤鱼、鲶鱼和鳗鱼均处于低风险水平;甲拌磷对风险值的贡献最大,且对每种生物都有影响.概率风险法结果表明,以HC5为参考值评估总风险商时,95%置信水平下的HC5比50%置信水平的HC5保守,50%置信水平的HC5中乐果的HC5最大,毒死蜱的最小;丰水期9种有机磷农药混合物总风险比枯水期农药混合物总风险大,甲拌磷对总风险贡献最大.单一污染物的概率风险表明,甲拌磷和乙拌磷对珠江河口水域中10%以上的生物都有危害;而9种有机磷农药混合物的概率风险表现为:丰水期大于枯水期,均大于5%,说明超过了保护95%生物的安全阈值.
[Abstract]:The ecological risks of 9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such as parathion, dichlorvos and phosphorus, to eight aquatic organisms, such as diatoms, fleas and shrimp, in the water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were evaluated by risk quotient method and probability risk method. The results of risk quotient method showed that the total risk quotient of nin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mixtures was as follows: shrimp was at high risk level, flea and Chironomus were at medium risk level, diatom, oyster, carp, catfish and eel were at low risk level. Methyl phosphorus contributes the most to the risk value and has an effect on each organism. The results of probabilistic risk method showed that when HC5 was used as the reference value to evaluate the total risk quotient, the HC5 at 95% confidence level was more conservative than that at 50% confidence level, and the HC5 of dimethoate was the largest and that of chlorpyrifos was the smallest in HC5 with 50% confidence level. The total risk of 9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mixtures in high water perio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dry season, and methyl phosphorus contributed the most to the total risk. The probability risk of a single pollutant shows that methionine and diphos are harmful to more than 10% of organisms in the water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The probability risk of nin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mixtures was as follows: the peak water period was higher than the dry season, all of which were more than 5%, indicating that the safety threshold for the protection of 95% organisms was exceeded.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加拿大环境部科学技术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267/D010903)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优秀科技项目
【分类号】:X820.4;X8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宋宁慧;卜元卿;单正军;;农药对地表水污染状况研究概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年S1期

2 程燕;周军英;单正军;;美国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农药学学报;2005年04期

3 杨先乐,湛嘉,黄艳平;有机磷农药对水生生物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王俊才,方志刚,鞠复华,张少华,李开国;摇蚊幼虫分布及其与水质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00年04期

5 高原;赖子尼;王超;庞世勋;魏泰莉;杨婉玲;谢文平;;珠江口浮游动物分布特征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2008年02期

6 周a\;石雷;李取生;杨璇;;珠江河口水体有机磷农药的含量与季节变化[J];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耀兵;高会东;;河北省农药安全使用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2 李常健;骆鹰;杨锦兀;陈龙;蒋琼凤;;阿维菌素·毒死蜱对草鱼的毒性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3 孟立霞;张文华;潘娟;姚银花;张国辉;周贤君;;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黔东南田鱼(鲤)的急性毒性与安全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4 吴德勇;;农村水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5 卢雁;邢树威;王俊才;张峥;;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底栖动物BI指数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6 滕亚娟;丁成曙;崔海琪;;敌百虫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的急性毒性研究[J];水产科学;2008年01期

7 吴扬;袁均林;杨旭;丁书茂;姜英;赵伟;;草丁膦人工抗原的合成与免疫效价的测定[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4期

8 杨瑶;朱琳;朱小山;李燕;郎宇鹏;王平;;“红虫”杀灭前后自来水的安全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7期

9 李志宇;杨洪;傅强;胡阳;;稻田摇蚊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10 袁林;孙玲霜;朱新英;黄硕琳;薛俊增;吴惠仙;;新疆红山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肖;郭振仁;周雯;段丽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模式的建立与应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陈丽萍;吴声敢;吴长兴;苍涛;俞瑞鲜;王彦华;赵学平;;3种杀虫剂对大型n灥募毙远拘杂氚踩兰踇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朱迪;郑海涛;常剑波;;香格里拉岗曲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水质的快速生物评价[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付金亭;羡巨智;;西安市第三污水厂中医药类污染物的浓度检测及降解途径分析[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41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爱;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三种组织细胞系的建立、鉴定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姚维志;青海湖夏季饵料生物资源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陈小燕;河口、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柏振忠;现代农业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需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周际海;线虫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对污染土壤扑草净降解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杨世琦;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孙兴滨;摇蚊幼虫生态学特征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周晓蔚;河口生态系统健康与水环境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9 林晶;精VA唑禾草灵和解草唑的水解、光解及对大型n灥募毙远拘员浠痆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魏云波;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三种细胞系的建立、病毒敏感性以及环境污染物对其毒性作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晓辉;两种星鲽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久效磷对其毒性作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肖瑜;饮用水源水中农药草甘膦、涕灭威、灭多威的遗传毒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徐燕;鱼类对有机磷杀虫剂的靶标敏感性及CYP450介导的脱硫代谢[D];浙江大学;2011年

4 林玲;丁草胺对三种无尾两栖类蝌蚪毒理学效应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雪荣;农药在水产品中的存在形态研究及其分析应用[D];烟台大学;2011年

6 马静;夏、秋季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李长安;久效磷和林丹对细小色矛线虫的行为毒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陈波宇;水生生物对毒死蜱的物种敏感度分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曾阳;神经抑制污染物连续暴露下大型n灒―aphnia magna)外在行为响应及内在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许巧情;湖泊不同利用方式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晓梅,单正军;我国农药生产、使用状况及环境影响因子分析[J];安徽化工;1999年06期

2 朱琳,佟玉洁;中国生态风险评价应用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3期

3 王俊才,,王新华;辽宁省摇蚊科二新种(双翅目:摇蚊科)[J];动物学研究;1996年02期

4 文远高,刘宏菊,房伟;SBR法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2年01期

5 林涛;饮用水水源有机污染研究综述[J];环境保护科学;2005年01期

6 占伟,吴文忠,徐盈,李植生;有机有毒污染物在土壤及底泥系统中的吸附/解析行为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8年03期

7 孟伟;张远;郑丙辉;;水环境质量基准、标准与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策略[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8 戴家银,郑微云,王淑红;重金属和有机磷农药对真鲷和平鲷幼体的联合毒性研究[J];环境科学;1997年05期

9 虞云龙,陈鹤鑫,樊德方,吕斌;一硫代磷酸酯杀虫剂的酶促降解[J];环境科学;1998年02期

10 杞桑,林美心,黎康汉;用大型底栖动物对珠江广州河段进行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198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金平,焦述强,邢庆祝;危险废物风险评价与管理[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年10期

2 汪卫国;培训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人员的注意事项[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06期

3 何鹏飞,李强;冷却塔改造风险评价在循环水装置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4年11期

4 金晓东;发电企业如何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制定重大风险控制计划[J];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2年03期

5 王五一,李海蓉,杨林生,谭见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风险评价——以黄鼠鼠疫为例[J];地理科学;2002年06期

6 孙斌,田水承,常心坦;事故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03年01期

7 马世海,魏利军;浅谈如何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03期

8 邱国锦,蒋仕民,宋晓荣,张雪勇;浅谈油田基层队如何开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3年05期

9 武永生;安全风险评价两种方法比较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年08期

10 程燕;周军英;单正军;;美国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农药学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甄宏;;流域风险评价与预警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樊运晓;黄小梅;;某电信公司企业风险评价研究[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程立军;;浅谈开展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作用[A];中国金属学会2004’冶金安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马祖健;;石油化工企业在役装置的一种安全评价方法——关于美国达信风险评价简析[A];展望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牧兰;萨楚拉;姜淑琴;;鄂尔多斯市风沙灾害孕灾环境风险评价[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凯薇;雷鸣;何雅仙;苏星星;方雅瑜;;湘江退水后沿岸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价[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7 陈彦清;杨建宇;严泰来;张晓东;苏晓慧;;雪灾风险评价中负权重的应用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余海燕;王永刚;;基于证据理论的危险源风险评价[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肖;郭振仁;周雯;段丽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模式的建立与应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10 卢瑛;甘海华;刘远金;王艳霞;;广州菜地土壤磷素特征及向水体释放的风险评价[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延民 孙丽杰;太保风险评价赢得新客户[N];中国保险报;2004年

2 俞雪兴 杨春笋 牟善军;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N];中国石化报;2001年

3 记者 李鑫金;管道公司评审华北地区分公司管道风险评价报告[N];石油管道报;2011年

4 江苏省射阳县环保局 高晓春;健全社会风险评价机制迫在眉睫[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记者 武珍;建立土壤风险评价和管理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4年

6 姚耀富;扬子石化推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N];中国石化报;2005年

7 通讯员 何金昆 狄甜;管道风险评价应用项目通过验收[N];石油管道报;2011年

8 姚瑾;三明食品安全监管引入风险评价机制[N];福建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筑牢设计防线 加强风险评价[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4年

10 龚纯浩 记者江 东;风险评价机制筑起牢固屏障[N];中国质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涛;技术灾害的致灾因素分析及其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2 刘晓军;运动风险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3 周建昆;云南省山区高速公路工程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王晨婉;基于贝叶斯理论的供水管道风险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胥琳;虚拟软件项目开发风险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宇翔;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孙爱军;工业园区事故风险评价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8 明红霞;海水中胃肠道感染病毒的病原性检测及风险评价[D];南开大学;2012年

9 刘海军;中国输美木包装携带重要钻蛀性害虫的风险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佳君;校园火灾风险评价与应急信息系统研发[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尹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3 李巍;探究风险评价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斌;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价研究及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5 许录满;基于相似性的产品设计阶段风险评价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6 贺颖;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天然气输气管道的环境风险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陈跃;工程风险评价理论及其在油气管道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刘岩;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9 暴丽玲;煤矿应急管理的风险评价及策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10 葛刚;草甘膦农药生产事故风险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85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485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9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