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论商事登记的对抗效力

发布时间:2017-04-13 10:30

  本文关键词:论商事登记的对抗效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商事登记的法律效力是商事登记制度的核心。目前,我国仍没有一部统一的商事登记法,关于商事登记的规范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之中。其中,在登记制度中具有重要价值的登记效力问题的规定甚少。商法理论一般主张,商事登记的效力不是单层次的,对于不同主体、不同法律功能而言,其产生的法律后果也是不同的。本文中主要探讨商事登记的对抗效力。所谓商事登记的对抗效力,主要是指应登记事项一经真实登记公告后,商事主体可获得免责的法律效果。本文运用了实证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及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商事登记对抗力作了较为全面的阐释,以期展现给读者一篇研究较为深入的文章,为我国已被划入立法规划的《商事登记法》做出一点思考和贡献。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探讨了商事登记的对抗力问题,力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商事登记对第三人具有对抗力的理论基础;(2)对抗力的适用条件及表现形态;(3)不实登记情形下第三人权利的保护。全文共有三章和结语四个部分: 第一章总述商事登记对抗力制度的一般理论。由案例展开,即由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股权转让的效力问题展开。探讨股权转让产生的是生效效力还是对抗效力,并说明了股权转让产生对抗效力的理由。本章分三节:第一节对商事登记对抗力的含义作了界定及探讨了对抗力的构成要件,登记对抗力产生于登记事项已被真实登记与真实公告的情况下。第二节主要是探讨商事登记对抗力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三节主要探讨商事登记对抗力的形态。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商事登记对抗力的几种情形。登记效力与公告制度是紧密联系的,尤其是在重公告主义国家的立法中,当登记与公告不符时,则是采用公告的效力。本章主要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了不同国家的相关立法规定。笔者主要从程序要件和内容要件的角度对登记对抗力进行剖析。程序要件主要从登记事项应登记而未登记、已登记但未公告及已登记并公告的情形下考察登记对抗力的适用问题;内容要件主要从登记不实、公告不实的情形下考察登记对抗力是否适用。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不实商事登记情形下第三人的权利保护问题。关于本部分,主要分了三个小节来探讨,第一节对不实商事登记作了界定;第二节主要探讨了不实商事登记制度设计的法理基础。主要运用了权利外观主义来阐释不实登记的责任主体的民事责任。第三节主要探讨了不同责任主体因不实登记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的承担,主要分析了应该承担责任的三大主体,即登记申请人、登记辅助人的民事责任及登记机关的赔偿责任。
【关键词】:对抗力 登记不实 外观主义 民事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3.99
【目录】:
  • 论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导言9-11
  • 第一章 商事登记对抗效力问题的理论基础11-19
  • 一、商事登记对抗力的界定及其构成要件12-14
  • (一) 商事登记对抗力的界定12-13
  • (二) 商事登记对抗力的构成要件13-14
  • 二、商事登记对抗力的形态14-16
  • (一) 绝对对抗力与相对对抗力15
  • (二) 积极效力与消极效力15-16
  • 三、商事登记对抗力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16-19
  • (一) 登记主体权利义务平衡的要求16-17
  • (二) 登记对抗主义的立法选择17-19
  • 第二章 不同情形商事登记的对抗力分析19-26
  • 一、从程序要件的角度分析19-22
  • (一) 应登记而未登记事项的对抗力分析20-21
  • (二) 已登记但未公告事项的对抗力分析21
  • (三) 已登记并公告事项的对抗力分析21-22
  • 二 从实质要件的角度分析22-24
  • (一)不实登记的对抗力分析23
  • (二)不实公告的对抗力分析23-24
  • 三、小结24-26
  • 第三章 商事登记对抗力与第三人权利保护26-43
  • 一、不实商事登记的界定26-27
  • 二、不实登记效力制度设计的法理基础27-30
  • (一) 外观主义、公式主义原则28-29
  • (二) 维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价值取向29-30
  • 三、不同责任主体因不实登记对第三人的责任承担30-43
  • (一) 登记申请人因登记不实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30-34
  • (二) 登记辅助人因验资不实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34-39
  • (三)登记机关因登记不实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39-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7-48
  • 后记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科;;从德日两国立法看登记公信力的制度基础[J];研究生法学;2011年02期

2 包振宇;;简论住宅租赁关系的社会控制[J];上海房地;2011年08期

3 吴长波;;商事登记效力之域外考察[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坤贞;;抗力分布类型对结构可靠指标计算的影响[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2 黄金忠;谢远见;;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骨膜嵌顿56例[A];2002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2年

3 姚继涛;赵国藩;浦聿修;;结构抗力的独立增量过程概率模型[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吴月峰;;关节松动术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疗效分析[A];2008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术年会暨中枢神经功能损伤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伯根、贺亮军;加大对抗力度锤炼硬功[N];解放军报;2003年

2 最高人民法院 张华;租赁权对抗力制度中公示机制的缺失与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许艳;浅议所有权保留对第三人登记的对抗力[N];江苏法制报;2009年

4 商标局监督管理处 张诚;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的对抗力刍议[N];中国工商报;2006年

5 常鹏翱 李富成;物权公示的决定力[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赵萍;零售组织演进理论四大流派述评(下)[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7 曾宪文;物权法草案(四审稿):民法学者的五个关注点[N];检察日报;2005年

8 ;我省运动员奋力拼搏[N];江西日报;2003年

9 傅凯;日本钢企患上“收购恐惧症”[N];北京商报;2007年

10 斯木;关于“缘”文化的断想[N];四平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丽娟;民初宪政危机中的政治调和思潮[D];浙江大学;2009年

2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伟;我国光船租赁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莉莉;论商事登记的对抗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王松林;论动产抵押登记的对抗力、公信力和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岩;对动产抵押制度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雪梅;论买卖不破租赁原则[D];四川大学;2005年

5 田志钢;论登记公信力的制度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闫洁;物权公示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赵忠平;商事瑕疵登记的效力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周畅;论协议生效的动产抵押[D];四川大学;2003年

9 司占杰;物权公信力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付强;工程结构抗力标准值的小样本和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商事登记的对抗效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303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2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