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从“立法中心主义”到“法律多元主义”——论中国商事法的法源建构逻辑

发布时间:2017-09-13 16:06

  本文关键词:从“立法中心主义”到“法律多元主义”——论中国商事法的法源建构逻辑


  更多相关文章: 商事法 立法中心主义 法律多元主义


【摘要】:在过去三十年中,我国商事法的体系建构具有"立法中心主义"的特征,即突出强调立法在商事法法源体系中的地位,但却忽视了司法判例、商事习惯、学说理论对于商事法体系形成的作用,也未理解和掌握商事法开放的、动态的自我更新完善机制。在中国法语境下,这种建构理念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也对商事法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以"法律多元主义"取代"立法中心主义",进而建构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商事法法律体系。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关键词】商事法 立法中心主义 法律多元主义
【基金】:第5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
【分类号】:D923.99
【正文快照】: 导论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商事法律规范体系基本确立,商事司法实践体制逐步完善,商事法学理论研究日益深入,这些因素使得商事法的解释和适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体制的转型。1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商事法的体系建构和实践运用依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进,胡永庆;现代商人法论─—历史和趋势[J];比较法研究;1997年02期

2 喻中;;从立法中心主义转向司法中心主义?——关于几种“中心主义”研究范式的反思、延伸与比较[J];法商研究;2008年01期

3 官欣荣;;反思商法的法律地位——在制订《商事通则》的语境下展开[J];法学杂志;2009年12期

4 赵秀文;;论商人习惯法及其适用[J];法学家;1999年06期

5 蒋大兴;;商法:如何面对实践?——走向/改造“商法教义学”的立场[J];法学家;2010年04期

6 苗延波;;论中国商法的立法模式(上)——兼论《商法通则》的立法问题[J];法学评论;2008年01期

7 袁敏殊,朱克鹏;论商事习惯法的性质与地位[J];法学评论;1997年06期

8 吴敏;;商事审判中对商事习惯的确认[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梁上上;;公司担保合同的相对人审查义务[J];法学;2013年03期

10 张春玲;;公权力干预下的商人自治——也谈商法公法化现象[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房产新政案件裁判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尤佳;;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3 陈煜;;生命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的再探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4 李勇军;欧阳仁根;;合作社立法模式比较分析及我国的合理选择——基于我国目前民商事立法的背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王媛,邵军;简论商法独立的市场意义[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关家涛;论商法的原则和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02期

7 王栋;;论商法基本原则中的法定强制性[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宗延军;商法的部门法地位及其法理学问题[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9 张广荣;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法律思考[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10 刘道远;;商事责任法律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曾文革;王热;;WTO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SSM)的正当性分析——基于情势变更法理的解释[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3 王海银;;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在合同法领域之比较[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4 郝建设;;法律推理与司法公正[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冯果;卞翔平;;论私法的二元结构与商法的相对独立[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6 马晶;;商法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7 高晋康;廖振中;;商法学研究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赵旭东;;制定“商法通则”的五大理由[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9 康达蕴;;我国商事立法模式的选择:“商法通则”之构想[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10 李天甲;;试论我国“商事通则”的结构与内容[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柏国;中国私募证券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朱丽娟;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浩;法律体系的自治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程南;经济法理论的反思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李伟;我国光船租赁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王志鹏;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颜;商人自治组织的发展及相关法律思考[D];河北大学;2007年

2 方建新;论情势变更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宁;论情势变更的界定和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勇;旅游合同的变更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邢增銮;论情势变更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易旭红;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宋世强;合同法借鉴效率违约理论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8 郭建荣;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9 陈珑;营业转让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姚婧;论精神损害赔偿[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媛,邵军;简论商法独立的市场意义[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彭冰;;商业银行的定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吴建国;社会科学研究对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借鉴与移植[J];北方论丛;1998年02期

4 黄金荣;法的形式理性论——以法之确定性问题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5 陈小文;程序正义的哲学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6 熊跃敏;诉讼上和解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2期

7 龙卫球;;法治进程中的中国民法——纪念《民法通则》施行20周年[J];比较法研究;2007年01期

8 张广荣;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法律思考[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9 陈兴良,胡建生,朱平,李克;关于“先刑后民”司法原则的反思[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刘文;论我国商事立法模式的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蔡晖;[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黄龙;[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 恳;[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本报记者 李春莲;[N];证券日报;2012年

6 记者 洪偌馨;[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增福;行业协会功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旭;法的有效性及其认识论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玲;沙飒;;法律多元主义的产生及其影响[J];外国法制史研究;2006年00期

2 张冠梓;冲突与调适:南方山地民族的法律多元主义格局及其走向[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何晶;;法律多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研究[J];求索;2013年08期

4 李源;孙聪;;中国乡土社会的法律多元主义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年11期

5 张德淼;;法律多元主义及其中国语境:规范多元化[J];政法论丛;2013年05期

6 克里斯托夫·阿尔普;孙潮;沈伟;;全球化与法——一个形成中的交接点[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7年01期

7 陈佳宁;;论当前我国法律文化的理论基础[J];法制与社会;2011年12期

8 贡特尔·托依布纳;高鸿钧;;“全球的布科维纳”:世界社会的法律多元主义[J];清华法治论衡;2007年02期

9 朱晓飞;反思千叶正士的“天道式法律多元主义”[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克劳斯·贡特尔;泮伟江;;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现代性方案[J];清华法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孔玲;沙飒;;法律多元主义的产生及其影响[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2 张建伟;;国家转型与治理的“法律多元主义”观察[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斐;法律多元主义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4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844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4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