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事审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事审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更多相关文章: 商事法院 审判制度 商事诉讼 诉讼程序 民事审判 民事诉讼法 商事关系 商事纠纷 现代商法 商人
【摘要】:正基于民事活动与商事交易之间的差别,客观上导致民事主体与商事主体存在不同欲求,商人对商事交易效率的追求表明,迅速化解交易纠纷是对其最为有利的选择。因此,现代各国商事审判在诸多方面仍异于民事审判,并适用专门的诉讼程序,甚至设置专门的商事法院。商事审判制度具有简易、迅速、成本低及审理方式灵活等特点,这是与商事纠纷主要为财产权益纠纷,以及时确定商事权利义务关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法学院;河南大学环境与民商法研究所;
【关键词】: 商事法院 审判制度 商事诉讼 诉讼程序 民事审判 民事诉讼法 商事关系 商事纠纷 现代商法 商人
【分类号】:D926.2;D923.99
【正文快照】: 基于民事活动与商事交易之间的差别,客观上导致民事主体与商事主体存在不同欲求,商人对商事交易效率的追求表明,迅速化解交易纠纷是对其最为有利的选择。因此,,现代各国商事审判在诸多方面仍异于民事审判,并适用专门的诉讼程序,甚至设置专门的商事法院。商事审判制度具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林;石旭雯;;外观主义的商法意义——从内在体系的视角出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后龙;商法思维与商事审判[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3 蒋大兴;;商事关系法律调整之研究——类型化路径与法体系分工[J];中国法学;2005年03期
4 蒋大兴;;审判何须对抗——商事审判“柔性”的一面[J];中国法学;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傅郁林;[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游伟邋李盛;[N];人民法院报;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道远;;商事责任法律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李慧;;瑕疵股权转让相关问题研究[J];研究生法学;2010年06期
3 樊涛;;我国商事诉讼制度的解析与重构[J];当代法学;2008年06期
4 邱云;;有限责任公司之名义股东法律地位探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5 樊涛;;我国商事责任制度的缺陷及重构[J];法商研究;2009年04期
6 刘道远;;商事侵权责任对侵权责任法的挑战及其对策[J];法商研究;2010年01期
7 税兵;;在表象与事实之间:股东资格确定的模式选择[J];法学杂志;2010年01期
8 樊涛;;商事能力制度初探[J];法学杂志;2010年04期
9 汤维建;;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现代视角及其关注重点——以2007年的研究为基准的介绍[J];法学家;2008年01期
10 陈桂明;赵蕾;;中国特别程序论纲[J];法学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2 张彦;;论商事关系之界定[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3 税兵;许巧蓉;;在表象与事实之间:股东资格确定的模式选择[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施允丹;;试论商事裁判规则的方法论基础[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琳琳;论私权及其体系化[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彬;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磊;公司司法清算法理与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郭娅丽;营业转让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PrPr;股东会决议瑕疵之诉的程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许元果;情事变更下的再交涉义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郭琳;有限责任公司瑕疵股权转让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胡蝶;有限公司股权对外转让情形下第三人利益保护[D];宁波大学;2010年
5 汤兵生;法院商事调解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牛锐;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杜瑶;公司非讼程序基本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郝笛;有限责任公司内部股权确权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田继红;从公司社会责任视角完善劳动权的保障[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10 李诗鸿;股份同期所有权规则突破之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小文;程序正义的哲学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2 熊跃敏;诉讼上和解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旷凌云;;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樊涛;;我国商事诉讼制度的解析与重构[J];当代法学;2008年06期
3 龚建;;浅谈民事缺席审判制度[J];大众商务;2010年14期
4 蒋洲;;民事诉讼中公开审判制度的完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5 徐柏梅;;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缺席判决制度的思考[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雅各布;赵海翔;;英国民事审判的四大原则[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2年06期
7 司晓博;孟凡启;郭依凡;;我国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比较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7期
8 宋阳;;关于构建中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思考[J];河北学刊;2009年01期
9 龚春英;;清末审判制度改革与中国法制近代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10 李浩;;强化民事第一审程序:原理、路径与方法[J];江海学刊;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艺群;;环境审判制度初探[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李攀;谷晓峰;;浅谈董必武诉讼法学思想之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3 邵世星;;试论民事检察和民事审判的对立统一关系[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彭劲荣;;民事审判环境初察——读董必武先生发言有感[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5 郭星亚;陈惠忠;;民事诉讼模式转换的先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评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杨荣新;张晓茹;;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保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7 张向阳;;董必武与新中国的审判工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8 刘文胜;;民事纠纷便利诉讼机制之构建——从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9 王殿有;;反诉与反驳的区别[A];西安市工商局碑林分局、西安市碑林区工商学会2004年度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国胜;;建立与法院调解并重的诉讼和解制度,纯化合意解纷机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燕 通讯员 肖建平;狠抓审判制度落实 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2 记者 晓勇;立足司法为民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制度[N];西藏日报;2007年
3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郝洪涛;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制度[N];甘肃法制报;2007年
4 山东省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 刘学智;民主审判制度视角下的“四品”法官[N];中国信息报;2008年
5 本报评论员;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高新;完善审判制度 确保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00年
7 本报评论员;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依法治国方略深入实施[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记者 石国胜;探索行政审判制度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06年
9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奚晓明;以人为本 尊重规律 科学管理 完善符合国情的民事审判管理制度[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法国布瑞塔尼省魁姆坡市高等法院院长 派垂克·昆贵斯;法国审判制度对公正与效率的追求[N];人民法院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晚清审判制度变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郭正怀;民国时期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兵;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汪容;刑事合并审判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胡康;论清末民事诉权制度的变革[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谢冬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事审判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琦;民事审判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艺红;诉讼突袭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朱福勇;论民事法官能动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宋宏飞;战时首都重庆的民事审判制度与实践[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扬琴;司法和谐视野下的民事诉讼和解[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2 魏巍;论我国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李芳;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秋田;我国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5 吴润松;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和程序设计[D];安徽大学;2006年
6 李静;论程序公正[D];山东大学;2008年
7 陈明;论民事诉讼中法院的调查取证[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姬广勇;创新与规制:民事诉讼庭审程序的分合与取舍[D];苏州大学;2007年
9 朱德祥;试论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构建[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10 周瑞晓;论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契约[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59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85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