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小濒临破产时董事对债权人的义务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司小濒临破产时董事对债权人的义务研究
【摘要】: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当,可能会使公司面临支付不能、资不抵债的困境。我们通常把这个阶段称为公司濒临破产的阶段。公司处在濒临破产阶段时,董事可能会进行一些交易或者实施某种行为而导致公司财产的减少,从而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在此阶段董事的义务指向和责任承担显得尤为重要。公司正常经营时,董事行使职权要对公司股东负责。在公司濒临破产时,由于此时公司面临破产的可能,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就会产生冲突,如果此时董事依然致力于维护公司股东的利益,那么就会对债权人造成不公。明确董事对债权人的义务是维护债权人利益的要求。董事对债权人的义务中停止个别支付的义务、依法处理公司财产的义务是董事的忠实义务的基本要求。董事的破产申请义务是董事注意义务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国外有关董事破产申请义务的分析,提出我国对董事破产申请义务的立法借鉴。董事如果由于没有尽到这些义务,而使债权人的利益遭受损失的,就应当承担对债权人的赔偿责任。在研究公司濒临破产阶段,董事对债权人的责任承担时,首先需要对董事对债权人的责任加以认定。在认定董事责任时,需要从主观要件、客观行为、损害后果和因果关系几方面来具体分析。董事违反破产申请义务时,主观上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要求。客观行为主要是董事实施了违反对债权人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的行为。其次,责任的追究还依赖于对债权人诉权的确认和举证责任的具体分担。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对债权人诉权的有关规定,赋予债权人对董事的直接诉权,这样更有利于在公司濒临破产时,对董事责任的追究和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对于举证责任的分配,董事的过失采取过错推定的原则,由董事来承担证明其主观没有过错的责任。董事违反破产申请义务时不作为的行为方式,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董事来证明其行使了该项义务。当然,责任的承担并不是绝对的,,赋予董事在公司濒临破产时对债权人承担责任的抗辩符合利益平衡的需要。商业判断规则的适用是董事进行抗辩的最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濒临破产 董事信义义务 董事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91.91;D922.291.92;D923.9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导言10-13
- 第一章 公司濒临破产的时间界定13-17
- 第一节 濒临破产时间的分析13-14
- 一、 濒临破产的词义解析13
- 二、 濒临破产期间的界定13-14
- 第二节 我国《企业破产法》对濒临破产期间的认定14-17
- 一、 企业濒临破产时点的认定标准14-15
- 二、 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认定标准15-17
- 第二章 濒临破产时董事对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的理论考察17-23
- 第一节 董事信义义务制度的理论基础17-19
- 一、 信义义务的内涵17-18
- 二、 董事信义义务的内容18-19
- 第二节 公司濒临破产时董事义务对象的转变19-23
- 一、 基于公司利益平衡理论的分析19-20
- 二、 基于相机性治理理论的分析20-21
- 三、 维护债权人利益的需要21-23
- 第三章 公司濒临破产时董事对债权人所负信义义务的具体分析23-29
- 第一节 董事对债权人忠实义务的内容23-25
- 一、 停止个别支付的义务23-24
- 二、 依法处理公司财产的义务24-25
- 第二节 董事对债权人的注意义务——董事的破产申请义务25-29
- 一、 董事破产申请义务的确立25-26
- 二、 董事破产申请义务的域外立法26-28
- 三、 对董事破产申请义务的立法借鉴28-29
- 第四章 公司濒临破产时董事对债权人的责任承担29-38
- 第一节 董事对债权人责任的认定29-32
- 一、 主观要件29-30
- 二、 客观行为30-31
- 三 、损害后果31
- 四 、因果关系31-32
- 第二节 董事对债权人责任的追究机制32-35
- 一、 债权人诉权的确定32-34
- 二、 举证责任的分配34-35
- 第三节 董事对债权人承担责任的抗辩35-38
- 一、 商业判断规则的规定35-36
- 二、 商业判断规则的适用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后记41-4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吉军,郭砚莉;沉淀成本、通货紧缩与国企战略退出[J];财经研究;2004年02期
2 汤吉军;郭砚莉;;我国国有企业退出的内生性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2年02期
3 汤吉军;郭砚莉;;沉淀成本、市场结构与企业战略博弈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8年04期
4 汤吉军,郭砚莉;沉淀成本、通货紧缩与国企战略退出[J];当代财经;2004年02期
5 贾根良;;保卫民族产业与内向型经济:中国崛起的唯一选择[J];当代财经;2010年12期
6 朱富强;;自由企业的社会责任:流行的股东价值观之批判[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汤吉军;;基于沉淀成本视角的企业重组博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0期
8 黄小彪;论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9 崔学锋;贾根良;;西方异端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及其简要评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10 郭砚莉;王佳璐;;资源枯竭型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理论依据分析[J];国有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汤吉军;;沉淀成本决策相关吗?[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丁晓安;;主观预期与客观约束: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现实路径[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3 孟捷;向悦文;;竞争与制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分析[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诗举;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胡洪斌;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3 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汤剑波;重建经济学的伦理之维[D];复旦大学;2004年
5 罗干坤;追寻自由——论经济伦理自由范畴本义[D];中山大学;2004年
6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杜黎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孟杰;传统“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再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
9 张晓军;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甘肃公共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红中;中俄铁路业规制改革及绩效比较[D];辽宁大学;2011年
2 余友辉;经济、伦理与经济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沈志荣;关于未来经济学理论及其方法论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3年
4 张艳清;论经济学的科学性质[D];河北大学;2005年
5 时蕾;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完善与业务拓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陈楠;我国铁路网运分离式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薛永林;董事对公司债权人责任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8 康文辉;董事对债权人信义义务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63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86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