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立国安邦的基本要素。土地利用规划则是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基本纲领,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科学管理国土资源的前提条件,,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中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匮乏,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中国政府先后编制了多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由于当前土地利用规划法律不健全,致使规划实施的程度不高,规划的目标难以实现,以耕地保有量为例,截止到2004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的耕地保有量已经突破2010年指标。无法律则无行政,土地规划作为政府的职能,是和规划立法活动紧密相连的。因此,有必要加快土地利用规划立法,以保障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正基于此,本文在回顾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立法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借鉴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成功经验,立足本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具体构想。 本文研究共分六章: 第一章,在绪论中阐述了选题背景、国内研究动态,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明晰了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内涵,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结合我国法律制度,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法的定义、特征和调整对象,明确了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章,通过具有强制性效力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基本的方法。本部分通过对几个有代表性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立法概况的介绍,分析了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主要特点,从中得到完善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启示。 第四章,通过全面回顾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立法沿革,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加快土地利用规划立法。 第五章,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理论分析。本部分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完善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 立法 法律体系 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3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绪论12-19
- 1.1 问题的提出12-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7-18
- 1.3.1 研究目标17
- 1.3.2 研究内容及结构17-18
-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8-19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19-28
- 2.1 土地利用规划19-24
- 2.1.1 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19-21
- 2.1.2 土地利用规划的内涵21
- 2.1.3 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21-24
- 2.2 土地利用规划法24-28
- 2.2.1 土地利用规划法的概念24-25
- 2.2.2 土地利用规划法的特征25-26
- 2.2.3 土地利用规划法的调整对象26
- 2.2.4 土地利用规划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26-28
- 第三章 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立法28-48
- 3.1 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立法概况28-43
- 3.1.1 日本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及其立法概况28-33
- 3.1.2 德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及其立法概况33-36
- 3.1.3 英国的土地规划体系及其立法概况36-39
- 3.1.4 美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及其立法概况39-43
- 3.2 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主要特点43-46
- 3.2.1 规划体系完备,各类规划相互融合43
- 3.2.2 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43-44
- 3.2.3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土地规划的立法方向44
- 3.2.4 土地规划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44-45
- 3.2.5 公众参与是西方土地规划法实施的重要途径45
- 3.2.6 采取严格的规划许可制度来控制和引导土地用途的变更45
- 3.2.7 执法严格45-46
- 3.3 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立法对我国的启示46-48
- 3.3.1 加快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制建设46
- 3.3.2 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46
- 3.3.3 土地利用规划法与相关法律的协调46-47
- 3.3.4 以法律形式确定规划公众参与47-48
- 第四章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现状与问题48-56
- 4.1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立法沿革48-52
- 4.1.1 第一阶段:1954-1978年48-49
- 4.1.2 第二阶段:1979-1996年49-51
- 4.1.3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51-52
- 4.2 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规划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2-56
- 4.2.1 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层次还不够高,权威性还不够强52-53
- 4.2.2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在土地法律上界定不明,相互脱节严重53-54
- 4.2.3 土地利用规划法规的类型还不够全面54
- 4.2.4 土地利用规划法规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强化54-55
- 4.2.5 执法监督制度还不健全55
- 4.2.6 缺乏科学的公众参与机制55-56
- 第五章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理论分析56-60
- 5.1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必要性56-57
- 5.1.1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需要56
- 5.1.2 完善规划法律体系的需要56-57
- 5.1.3 社会发展的需要57
- 5.2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可行性57-60
- 5.2.1 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为土地利用规划立法提供了经济基础57-58
- 5.2.2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的研究探索为土地利用规划立法提供理论基础58
- 5.2.3 我国土地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备为土地利用规划立法提供了法律条件58-59
- 5.2.4 国外的有益经验也为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立法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蓝本59-60
- 第六章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法律制度的构建60-74
- 6.1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目的60
- 6.2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法的基本原则60-63
- 6.2.1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61
- 6.2.2 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原则61-62
- 6.2.3 因地制宜、综合协调的原则62
- 6.2.4 弹性规划的原则62
- 6.2.5 程序正当和公众参与的原则62-63
- 6.2.6 便于法律规范的操作和适用原则63
- 6.3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法律体系的构建63-66
- 6.3.1 我国法的渊源63-64
- 6.3.2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法律体系建设64-66
- 6.4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法的基本框架66-74
- 6.4.1 总则67
- 6.4.2 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67-70
- 6.4.3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和修改70-71
- 6.4.4 土地利用规划的监督和检查71-72
- 6.4.5 土地利用规划的评价72
- 6.4.6 法律责任72-73
- 6.4.7 附则73-74
- 第七章 结论74-76
- 参考文献76-79
- 致谢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社保立法,一P新的起炥[J];中国法律;2010年06期
2 袁光亮;;我国社会工作立法思考[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3 宋加堂;;安徽省循环经济立法中政府引导原则探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5期
4 冯希艳;;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李醒;石春玲;;经验与借鉴:欧盟环境信息公开与中国相关立法的完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薛瑾;;论网络虚拟财产及其法律保护[J];现代商业;2011年20期
7 贺群;;我国环境犯罪危险犯立法探讨[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4期
8 黄璧坚;;安乐死与故意杀人罪之辨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9 王华;;浅析我国遗产税立法[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10 叶小丽;臧建建;;融资租赁立法基本原则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礼;林良俊;姜建梅;宋超;张云;侯宏冰;王秀艳;裴丽欣;王晶晶;;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管制中的应用[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洪涛;申胜利;项家岫;任效颖;;面向规划实施管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冬梅;;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面临的新问题及建议[A];全国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研讨交流会专辑[C];2003年
4 刘彦祥;宋富贵;;利用MapGIS进行市级土地利用规划图件绘制的探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蔡玉梅;郑伟元;贾克敬;杨枫;;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朱广学;李广成;杨朝剑;;谈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王万茂;严金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土地利用规划[A];'94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8 陈若凝;;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程序和方法的探讨[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9 张荣群;林培;;论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模式[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胡银根;;国外“两规”借鉴[A];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研究[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郄建荣;国土资源部已加快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研究进程[N];法制日报;2008年
2 记者 韩劲松;乡镇街道办土地利用规划调整[N];济南日报;2008年
3 秋实;一部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并重的著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记者 刘宇鑫;土地利用规划涉及民众利益应开听证会[N];北京日报;2009年
5 记者 王立彬;土地利用规划要成为大众的规划[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记者 刘俊礼 通讯员 张宏涛 孙永博;新密土地利用规划通过评审[N];郑州日报;2009年
7 王春来 范燕;修武县土地利用规划通过省评审[N];焦作日报;2009年
8 记者 吴娟;城区土地利用规划通过评审[N];中山日报;2009年
9 记者 游涛;汉寿土地利用规划通过专家评审[N];常德日报;2009年
10 ;繁荣学术研究 推动实践发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升;煤矿区用地规划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2 宗仁;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结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但承龙;可持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4 鲁成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康耀坤;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范亚东;中俄土地资源保护立法比较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7 叶士东;晚清交通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尹栾玉;社会性规制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权利[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张勇;论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航成;混合架构模式下的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超;基于地质环境评价的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美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陈丽;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4年
5 汪娟;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完善[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6 杨芳;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晏晓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武远定;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陈菲;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社会经济论证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晓娜;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017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