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背景下村庄整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0 15:22
  农业大国的国情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国策决定了研究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加的用地需求与日益严格的耕地保护,也使得如何处理好“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乡村土地利用形态破碎与村庄建设用地利用粗放使得其潜藏巨大的整理潜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将其转化为发展资源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政策旨在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置换,既能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动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又能拓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地渠道、缓解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压力,从而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选择“挂钩”试点地区的村庄整合为本文的研究内容,通过研究为山东省“挂钩”政策下的村庄整合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规划建议。论文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分析村庄整合实施的困境,主要集中于土地制度的束缚、整合资金的缺乏、农民意愿的不足和村镇体系规划的滞后;然后运用相关理论解析“挂钩”政策为村庄整合带来的机遇,主要集中在“挂钩”政策打破制度束缚、宅基地流转解决资金缺乏、经济利益提升当事人意愿。通过“挂钩”试点地区村庄整合的调研,将试点地区既有的村庄整合模式进行归纳... 

【文章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背景下村庄整合研究


001一008年全国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和耕地总量变

关系曲线,山东省,城镇化,公顷


图1.42000一2006年山东省拼地面积与城市化率关系曲线提高一个百分点,增加2.76万公顷的城镇建设用地[7](见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还将不断增加。根据(2006一2020)》,到2020年全省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用地规模84.50万公顷。与2005年相比,城乡建设用地规镇工矿用地规模增加19.35公顷。山东省城镇化水平变化(单位:%)20011120022220033320044420055520066620077720088839.22240.33341.88843.55545.00046.11146.88847.666资料来源:山东省统计年鉴年山东省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一览(单位:万公项)001112002222003332004442005552006662007776.855518.944421.055523.700026.388828.488830.2333

关系曲线,山东省,城市化率,地面


图1.42000一2006年山东省拼地面积与城市化率关系曲线提高一个百分点,增加2.76万公顷的城镇建设用地[7](见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还将不断增加。根据(2006一2020)》,到2020年全省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用地规模84.50万公顷。与2005年相比,城乡建设用地规镇工矿用地规模增加19.35公顷。山东省城镇化水平变化(单位:%)20011120022220033320044420055520066620077720088839.22240.33341.88843.55545.00046.11146.88847.666资料来源:山东省统计年鉴年山东省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一览(单位:万公项)001112002222003332004442005552006662007776.855518.944421.055523.700026.388828.488830.23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与整理潜力测算[J]. 石诗源,张小林.  中国土地科学. 2009(09)
[2]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中基层村选择的方法与应用——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研究[J]. 张军民,季楠,陈有川,倪剑波.  南方建筑. 2009(04)
[3]城镇化导向下的县(市)域村庄布点规划方法探索——以胶南市为例[J]. 陈有川,李剑波,张军民,尹宏玲.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9(03)
[4]城市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巧妙结合——开发权转让的理论与实践[J]. 李家才.  城市问题. 2009(05)
[5]日本农村分散集落中小城市的出现及其特征[J]. 李阿琳.  城市规划. 2009(05)
[6]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J]. 彭震伟,陆嘉.  城市规划. 2009(05)
[7]向“迁村并点”要土地——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启示录[J]. 张福君.  国土资源. 2009(04)
[8]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的制度经济学解析[J]. 朱新华,柴涛修,陈利根.  中国土地科学. 2009(04)
[9]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之三方博弈分析——基于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组织与用地企业的角度[J]. 袁枫朝,燕新程.  中国土地科学. 2009(02)
[10]村庄建设用地:城市规划与耕地保护难以承受之重——对我国当前村庄建设用地现状的思考[J]. 黄明华,袁子轶,岳晓琴.  城市发展研究. 2008(05)

硕士论文
[1]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D]. 卢红岩.河南大学 2009
[2]重庆市长寿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模式探讨[D]. 赵雲泰.西南大学 2009
[3]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模式研究[D]. 孙建全. 2007
[4]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改造的策略研究[D]. 陆嘉.同济大学 2006
[5]上海市郊农民宅基地置换与城市化再推进[D]. 苟滢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22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22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8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