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1-10-10 00:14
从1996年上海试行土地储备制度,成立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以来,土地储备制度作为一种土地管理手段,发挥了其在政府宏观调控土地市场,推动国企稳步改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土地资源潜在价值等方面的功能。如今,土地储备制度已走到了第二十个年头,当初的时代背景与现在已经截然不同,最初的地方试点是为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解决我国土地利用长期出现的"无偿、无期限和无流通"的问题,是为了改善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和土地出让价格过低的现状。而经过这二十年的发展,在土地储备制度经历了试点,初步发展和逐步普及之后,土地储备制度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一种重要的土地管理制度。与此同时,相关的配套性法规也逐步出台,土地储备制度不断地走向健全和规范。当然,土地储备制度所来带的成效不能掩盖其存在的问题,从最早的赞成说与反对说的争辩;到张兴奎律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建议书:《"四问"现行的土地储备制度》;到关于土地储备制度的异化的各种观点;再到土地储备制度运作中所反映的各种制度层面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土地储备制度的法律规范,土地储备机构的地位,土地的收储以及供应环节和土地储备资金的管理等方面)土地储备制度也在经历质...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土地储备制度的概述
1.1 土地储备制度的内涵
1.1.1 土地储备制度的概念
1.1.2 土地储备制度的特征
1.2 土地储备制度的理论基础
1.2.1 土地产权理论
1.2.2 土地发展权理论
1.2.3 政府宏观调控理论
1.3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立法渊源
1.3.1 法律
1.3.2 行政法规
1.3.3 部委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3.4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1.4 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意义
1.4.1 有利于保障土地储备合法规范运行
1.4.2 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1.4.3 有利于发挥土地储备的社会效益
2 域外土地储备制度简介和启示
2.1 域外国家和地区土地储备制度简介
2.1.1 荷兰的土地储备制度
2.1.2 瑞典的土地储备制度
2.1.3 美国的土地储备制度
2.1.4 香港的土地储备制度
2.2 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储备制度的启示
2.2.1 土地储备法律制度健全
2.2.2 政府在土地储备中发挥主导作用
2.2.3 土地储备的融资渠道广泛
2.2.4 土地储备的运作模式较为规范
3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储备制度法律规范体系不完备
3.1.1 土地储备制度的法律位阶低
3.1.2 土地储备制度缺乏法律的统一规定
3.1.3 土地储备法律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衔接差
3.2 土地储备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
3.2.1 土地储备机构的法律性质不统一
3.2.2 土地储备机构的功能定位有冲突
3.2.3 土地储备机构的职责不明确
3.3 土地的收储规定不合理
3.3.1 土地收储的前期开发没有合理的程序规范
3.3.2 土地收储的价格补偿标准较低
3.3.3 土地收储范围和规模缺乏合理的限定
3.4 土地的供应规定不合理
3.4.1 土地的供应方式单一
3.4.2 土地的供应计划缺乏科学安排
3.5 土地储备的资金管理规定缺失
3.5.1 涉及土地储备的筹资方式较为单一
3.5.2 缺乏严格的土地储备项目预决算管理规定
3.5.3 对于土地储备所产生的债务缺乏规范管理
4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完善建议
4.1 完善我国土地储备法律规范体系
4.1.1 提高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法律位阶
4.1.2 建立统一的土地储备法律规范
4.1.3 协调与其他法律规范的不同规定
4.2 明确土地储备机构的法律地位
4.2.1 规范土地储备机构的法律性质
4.2.2 界定土地储备机构的功能定位
4.2.3 健全土地储备机构的职责
4.3 健全土地收储机制
4.3.1 制定合理的土地收储的前期开发程序
4.3.2 采用市场机制制定价格补偿标准
4.3.3 合理限定土地的收储范围和规模
4.4 健全土地供应规定
4.4.1 根据土地用途合理划分土地供应方式
4.4.2 科学合理的安排土地的供应计划
4.5 加强土地储备的资金管理
4.5.1 建立多元的土地储备筹资渠道
4.5.2 严格规范土地储备项目的预决算管理
4.5.3 规范对土地储备债务的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427263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土地储备制度的概述
1.1 土地储备制度的内涵
1.1.1 土地储备制度的概念
1.1.2 土地储备制度的特征
1.2 土地储备制度的理论基础
1.2.1 土地产权理论
1.2.2 土地发展权理论
1.2.3 政府宏观调控理论
1.3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立法渊源
1.3.1 法律
1.3.2 行政法规
1.3.3 部委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3.4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1.4 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意义
1.4.1 有利于保障土地储备合法规范运行
1.4.2 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1.4.3 有利于发挥土地储备的社会效益
2 域外土地储备制度简介和启示
2.1 域外国家和地区土地储备制度简介
2.1.1 荷兰的土地储备制度
2.1.2 瑞典的土地储备制度
2.1.3 美国的土地储备制度
2.1.4 香港的土地储备制度
2.2 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储备制度的启示
2.2.1 土地储备法律制度健全
2.2.2 政府在土地储备中发挥主导作用
2.2.3 土地储备的融资渠道广泛
2.2.4 土地储备的运作模式较为规范
3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储备制度法律规范体系不完备
3.1.1 土地储备制度的法律位阶低
3.1.2 土地储备制度缺乏法律的统一规定
3.1.3 土地储备法律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衔接差
3.2 土地储备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
3.2.1 土地储备机构的法律性质不统一
3.2.2 土地储备机构的功能定位有冲突
3.2.3 土地储备机构的职责不明确
3.3 土地的收储规定不合理
3.3.1 土地收储的前期开发没有合理的程序规范
3.3.2 土地收储的价格补偿标准较低
3.3.3 土地收储范围和规模缺乏合理的限定
3.4 土地的供应规定不合理
3.4.1 土地的供应方式单一
3.4.2 土地的供应计划缺乏科学安排
3.5 土地储备的资金管理规定缺失
3.5.1 涉及土地储备的筹资方式较为单一
3.5.2 缺乏严格的土地储备项目预决算管理规定
3.5.3 对于土地储备所产生的债务缺乏规范管理
4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完善建议
4.1 完善我国土地储备法律规范体系
4.1.1 提高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法律位阶
4.1.2 建立统一的土地储备法律规范
4.1.3 协调与其他法律规范的不同规定
4.2 明确土地储备机构的法律地位
4.2.1 规范土地储备机构的法律性质
4.2.2 界定土地储备机构的功能定位
4.2.3 健全土地储备机构的职责
4.3 健全土地收储机制
4.3.1 制定合理的土地收储的前期开发程序
4.3.2 采用市场机制制定价格补偿标准
4.3.3 合理限定土地的收储范围和规模
4.4 健全土地供应规定
4.4.1 根据土地用途合理划分土地供应方式
4.4.2 科学合理的安排土地的供应计划
4.5 加强土地储备的资金管理
4.5.1 建立多元的土地储备筹资渠道
4.5.2 严格规范土地储备项目的预决算管理
4.5.3 规范对土地储备债务的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427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42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