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上海郊区宅基地置换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4 22:25
  土地资源紧缺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将农村土地集中、集约使用,规模经营,并且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海于2004年率先开展了郊区宅基地置换工作。与此同时,为了配合政府对市郊农民宅基地的置换工作,社会各界也积极关注并参与宅基地置换问题的研究。如针对上海宅基地置换的现状,部分学者主张停止撤队居民新建房的审批和原地翻建的审批,房屋提前作价逐步分流,推行征地中对动迁农户不再重新安排宅基地的规定(秦海根,2003)。同时,有学者指出应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村集中居住,以加快宅基地的合理利用。综上所述,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有关农民宅基地置换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丰,上海市政府也对如何推进宅基地置换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而言,在如何切实保护农民在宅基地置换中的利益、如何拓宽宅基地置换的资金渠道等问题上尚缺乏深入的研究,虽然新的试点政策已经对农民宅基地置换后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加以统筹考虑,但如何落实缺乏具体的措施,此外,在国家对土地实现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如何制定切实的措施防止个别区县或乡镇政府盲目推进,损害...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土地资源紧缺下的农业
        二、土地资源紧缺下的农民
        三、土地资源紧缺下的农村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有助于城市化和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创新
        二、有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有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有助于推进上海郊区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五、有助于土地资源的整理和优化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宅基地置换概述
    第一节 中国宅基地的发展与沿革
        一、第一阶段:土地改革初期
        二、第二阶段: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三、第三阶段: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出现
        四、第四阶段:1979 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制度以后
    第二节 上海郊区农村的发展历程
        一、初步实践时期(上世纪8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初)
        二、积极发展时期(上世纪90 年代到本世纪初)
        三、全面推进时期(2002 年党的十六大以后)
    第三节 宅基地置换的定义、原则及必要性
        一、宅基地置换的定义
        二、宅基地置换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集约用地原则
            3、“三兼顾”原则
            4、可持续性原则
        三、农村宅基地置换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第三章 宅基地置换权属的法理分析
    第一节 核心:宅基地置换的产权问题
        一、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特点
    第二节 焦点:宅基地的市场流通问题
        一、《物权法》:未作相关规定,适用《土地管理法》
        二、《土地管理法》:产权集体所有,使用权农民个人所有,但不得流通,除非土地转性
        三、相关法规:现行框架下的延伸,无实质性突破
        四、国家“双挂钩”试点
    第三节 重点:各方法律地位及关系
        一、集体享有所有权
        二、农民享有使用权
        三、国家享有管理权
第四章 宅基地置换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 主导方(政府)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收入
            1、级差地租收入
            2、由级差地租引起的相关收入
        二、成本
            1、为获得级差地租的基础设施投入
            2、农民集中居住小区成本
            3、获得宅基地及其相关农地使用权的成本
        三、收益
    第二节 参与方(农民)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收入
            1、各项补贴
            2、社会保障
        二、成本
            1、宅基地使用权
            2、宅基地相关的农地使用权
            3、宅基地上面建造的房屋
            4、购买新的住房成本
            5、进入小区居住后生活成本的提高
            6、其它成本
        三、收益
    第三节 结论
        一、开展宅基地置换工作前要注意其适用性
        二、开展宅基地置换工作要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第五章 国内外关于宅基地置换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节 境外经验借鉴
        一、境外农地制度
            1、农地制度主要类型
            2、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
        二、境外农地制度改革的经验
            1、农地制度改革的动力和评价标准是生产力发展
            2、无偿平均分配农地是农地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
            3、赋予生产经营者充分的使用权
            4、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
            5、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三、对中国宅基地产权制度的启示
            1、要赋予农民稳定、明晰、完整的宅基地产权
            2、稳定宅基地所有权制度,推动宅基地产权流动的市场化进程
            3、政府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宅基地产权制度
            4、宅基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必须综合考虑各方因素
    第二节 国内经验借鉴
        一、天津“华明”模式
            1、基本情况
            2、实施内容
            3、政策效果
        二、嘉兴“两分两换”改革
            1、“两分两换”内容
            2、政策效果
        三、重庆宅基地置换试点
            1、九龙坡模式
            2、长寿模式
    第三节 结语
第六章 上海宅基地置换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上海宅基地置换的基本情况
        一、宅基地的分布呈现分散布局、粗放利用的特点
        二、宅基地置换挖潜分析与展望
        三、宅基地置换试点由来
    第二节 上海宅基地置换试点现状及案例分析
        一、试点村概况
            1、实施情况
            2、后续问题
            3、经验教训
        二、推进态势
        三、运作方式与特点
    第三节 上海宅基地置换试点推进经验及实施效果
        一、节约土地资源,促进生产方式转变,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二、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三、规划先行,布局合理
        四、市区联动,各个部门支持到位
    第四节 上海宅基地置换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宅基地存在潜在增加趋势
        二、原自然村零散分布宅基地的改扩建与违章搭建较普遍
        三、中心村建设中宅基地置换复垦浪费与补贴不足和经济压力大的矛盾
        四、空置房占用的宅基地处理困难
        五、宅基地置换试点基地资金缺口大,平衡预算往往难以实现
        六、宅基地置换补偿对象的确定与老年农民的补偿不能到位
        七、宅基地管理制度不完善、不配套,基层工作难开展
        八、宅基地使用权分配、取得、使用、流转、收回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关于宅基地置换模式选择
        一、在目前管理基础框架下,宅基地置换涉及到的方面
        二、在开展宅基地置换工程前必须要进行宅基地置换的成本收益分析
        三、在开展宅基地置换工程中各参与方的关系
    第二节 关于新一轮国家小城镇“双挂钩”试点的规划设想
        一、基本情况
        二、发展设想
        三、结论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科学有效推进
        二、土地收益分配要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受益
        三、建立合理的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
        四、多模式推进宅基地置换
        五、加强对农房建设的指导和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土地问题与土地集约利用[J]. 董黎明.  中国土地. 2005(08)
[2]两种产权 一个市场——山东省临沂市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经验介绍[J]. 冯连伟.  中国土地. 2005(01)
[3]对北京市集体土地流转与工业用地模式的思考[J]. 胡睿宪.  中国农村经济. 2004(02)
[4]上海土地供给应为经济协调发展服务[J]. 巢福群.  上海建设科技. 2000(05)



本文编号:3495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495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a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