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路径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以四川省农业生产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25 08:4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村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飞速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分散经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逐渐得到热议,成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必要手段。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核心是对适度规模的界定,本文认为农地的适度因为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及生产条件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且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不仅应该是对全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运行,更应该体现经营者的利益取向,满足其利益诉求的规模才是真正的“适度”规模,所以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可以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下,农户以增加收益为主要目的,而政府则将增加粮食产量放在第一位,二者利益诉求不同,利益导向下的适度规模可能存在差异。本文以产粮大省四川省为例,运用包络数据分析法对农户和政府的利益诉求下的农地效率和最优规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农户利益诉求的微观生产目标和基于政府利益诉求的宏观生产目标并不统一,验证了前文的理论假说。为了调和主体间的目标差异,本文以利益——主体——制度——激励为理论框架,从利益差异、主体行为特征、制度制约及激励缺失这...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之处
    1.5 本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规模经营理论
        2.1.2 土地产权理论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2.3 文献评价
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分析
    3.1 利益格局变化与协调: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核心
        3.1.1 农户的利益诉求
        3.1.2 政府的利益诉求
    3.2 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
    3.3 制度安排: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根本保障
        3.3.1 农村的土地制度
        3.3.2 户籍制度
        3.3.3 社会保障制度
    3.4 激励结构设计: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向
第四章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及效率概况——以四川省为例
    4.1 四川省农地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4.1.1 四川省耕地面积及其变化趋势
        4.1.2 四川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其变化趋势
    4.2 四川省农地效率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4.2.1 农地经营土地产出率分析
        4.2.2 农地经营劳动生产率分析
        4.2.3 农地经营成本利润率分析
    4.3 总结
第五章 不同主体利益诉求下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的选取与说明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2.1 投入指标的选取
        5.2.2 产出指标的选取
    5.3 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5.4 农户利益诉求下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5.4.1 农户利益诉求下农地规模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5.4.2 确定农户利益诉求下的农地效率最优规模
    5.5 政府利益诉求下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5.5.1 政府利益诉求下农地规模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5.5.2 确定政府利益诉求下的农地效率最优规模
    5.6 不同主体利益诉求下农地适度规模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5.6.1 缺乏规范的利益协调机制
        5.6.2 主体功能缺失
        5.6.3 现行制度制约
        5.6.4 激励机制缺失
第六章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选择
    6.1 规范利益协调机制,解决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核心问题
        6.1.1 运用利益诱导机制促进农地的适度集中
        6.1.2 构建利益申诉渠道,全面保障农户利益
    6.2 规范主体行为,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奠定基础
        6.2.1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剩余劳动力其向非农产业转移
        6.2.2 明确政府职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6.3 促进制度改革,为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保障
        6.3.1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6.3.2 打破户籍制度限制,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市场
        6.3.3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6.4 设计激励结构,为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方向
        6.4.1 促进金融创新,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6.4.2 加强政府涉农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农业服务体系
        6.4.3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服务水平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耕地可得性、规模经营与农户大田种植收入[J]. 李瑞琴.  宏观经济研究. 2015(01)
[2]农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思考——基于四川省的调查分析[J]. 李光跃,彭华,高超华,杨祥禄.  农村经济. 2014(07)
[3]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尺度:效率抑或收入[J]. 郭庆海.  农业经济问题. 2014(07)
[4]我国农户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 钱克明,彭廷军.  农业经济问题. 2014(03)
[5]外出务工、土地流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J]. 贺书霞.  江西社会科学. 2014(02)
[6]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路径研究[J]. 蒋和平,蒋辉.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4(01)
[7]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当代价值与现实路径[J]. 江丽.  农业经济. 2013(09)
[8]中国小麦主产区农地经营规模与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的问卷调查[J]. 张丽丽,张丹,朱俊峰.  中国农学通报. 2013(17)
[9]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J]. 黄新建,姜睿清,付传明.  求实. 2013(06)
[10]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 何爱平.  经济学家. 2013(05)



本文编号:3517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17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0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