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经济绩效的集体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03 22:33
当前,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一起组成中国的“三农问题”。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农业问题则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其中,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因此,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通过改革农村的土地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稳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三次重大变迁。最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次土地制度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触及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对集体土地的利用关系进行的调整。这次改革为新形势下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这样的经验: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度,对集体土地利用关系进行调整,通过转变集体土地利用方式,优化资源配置,解放农村的生产力。本文就是借鉴这样的改革经验,对新形势下实践中出现的集体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以期为当前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评价一项经济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是看其改革政策的实施是否提高了经济绩效。因此,本文从提高农业经济绩效入手,建立一种...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土地流转的概念及意义
1.3 当前土地流转的形式及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创作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2.2 国际理论及实践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3.1.1 产权与交易成本
3.1.2 委托代理理论
3.1.3 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3.2 机制设计理论
3.3 土地流转机制设计
3.3.1 机制设计评价指标
3.3.2 市场机制与体制调整
3.3.3 有关政府驱动的博弈分析
4 案例分析
4.1 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4.1.1 产权安排与交易成本
4.1.2 委托代理关系
4.1.3 土地流转的经济绩效
4.2 机制设计理论分析
4.2.1 市场机制的建立
4.2.2 政府参与博弈分析
4.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5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94800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土地流转的概念及意义
1.3 当前土地流转的形式及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创作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2.2 国际理论及实践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3.1.1 产权与交易成本
3.1.2 委托代理理论
3.1.3 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3.2 机制设计理论
3.3 土地流转机制设计
3.3.1 机制设计评价指标
3.3.2 市场机制与体制调整
3.3.3 有关政府驱动的博弈分析
4 案例分析
4.1 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4.1.1 产权安排与交易成本
4.1.2 委托代理关系
4.1.3 土地流转的经济绩效
4.2 机制设计理论分析
4.2.1 市场机制的建立
4.2.2 政府参与博弈分析
4.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5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94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89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