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现代转型背景下的经济与宪法秩序

发布时间:2017-10-12 07:33

  本文关键词:现代转型背景下的经济与宪法秩序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转型 经济 产权 契约自由 宪法秩序


【摘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既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宪法秩序的建构奠定了经济基础,但同时也对现代转型时期的制度改革提出了挑战。在不断面对、反思问题及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先后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四次修正,逐步完成了对产权的清晰界定,确认了从"计划"转向"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然而,仅就经济与宪法秩序的现代建构而言,仍面临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如何从宪法层面确立现代"契约自由"制度,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的重要命题。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现代转型 经济 产权 契约自由 宪法秩序
【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司法的现实主义转型研究》(2011D009002000002)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行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法治建设方面,尤为重要的是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变化。我国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市场逐渐恢复繁荣,物价趋于基本稳定,财政收支走向平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如果说,在经济恢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茂林,梁成意;紧急状态入宪的宪法学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聂洪涛;;宪法视野下的和谐社会构建[J];理论导刊;2006年11期

3 高军;;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障论纲[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冯果;;宪法秩序下的经济法法权结构探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5 陈晓枫;易顶强;;论宪法秩序形成的文化内涵[J];太平洋学报;2009年05期

6 刘茂林;;宪法秩序作为中国宪法学范畴的证成及意义[J];中国法学;2009年04期

7 王祯军;;论我国公民违宪审查建议权的意义及其完善[J];河北法学;2009年11期

8 王青林;;宪法根本法地位与宪法至上性信仰[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9 丛龙风;;论行政权力对平等劳动权的干预[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江国华;;从农民到公民——宪法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性视角[J];法学论坛;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茂林;陈新;;论宪法秩序与社会和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2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四倍;实现私人财产权是确立宪法秩序需要[N];经理日报;2005年

2 厦门大学教授 吴宣恭;从产权角度看保护私人财产[N];人民日报;2003年

3 吴宣恭;产权与保护私人财产[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4 甘正气;美国宪法体制下的国家紧急权[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武汉大学 武建华;行政紧急权的宪法思考[N];检察日报;2008年

6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首席分析师 陈功;确立财产所有权 促进经济持续增长[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7 蔡定剑;非常时期的人大立法[N];法制日报;2003年

8 李爽;和谐社会的宪政价值与经济法理念的契合[N];协商新报;2006年

9 赵雯;欧盟立宪为何引起世界关注[N];检察日报;2003年

10 所有制与产权理论研究专家、厦门大学教授 吴宣恭;切实维护好产权主体的权能和利益[N];中国改革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新;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宪法基础[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爱梅;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宪法秩序[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有可;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宪法秩序[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郝帅;宪法诉讼制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4 郑毅;宪法权利刑事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林毅;宪法诉讼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德龙;宪法教育简论[D];武汉大学;2004年

7 化玲珍;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D];郑州大学;2005年

8 刘永峰;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基础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宋冠超;合宪性法律解释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熊岚;宪法法院管辖权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17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017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5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