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变迁的特点
本文关键词:我国宪法变迁的特点
更多相关文章: 宪法变迁 宪法意识 宪法规范 宪法修改 文本 现行宪法 社会发展 宪法惯例 宪法解释 社会变迁
【摘要】:正宪法文本制定实施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所承载的宪法规范的内涵如同一个活的生物体,会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活的宪法"(living constitution)形象,通过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状态,维护宪法文本和宪法规范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宪法变迁理论强调的是,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宪法变迁 宪法意识 宪法规范 宪法修改 文本 现行宪法 社会发展 宪法惯例 宪法解释 社会变迁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宪法文本制定实施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所承载的宪法规范的内涵如同一个活的生物体,会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活的宪法”(living constitution)形象,通过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状态,维护宪法文本和宪法规范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宪法变迁理论强调的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局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必耀;1954~2004:五十年宪政风云[J];人大研究;2004年09期
2 韩大元;中国宪法(学)的动向与课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征汉年;刘玲;;习惯权利基本问题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张富文;张磊;;试论刘少奇的党性修养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王浩斌;;中国共产党党内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章礼福,李卫东;“法治”、“人治”、“德治”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沈素珍;毛泽东对党的宗旨的贡献——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赵志泉;企业联盟、企业集团与“共谋垄断”的边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姚小林;;地方立法立项的经济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李炯标;;浅析后农业税时代乡村社会权威格局及其重构——合作主义的视角[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6 罗依平;;深化我国政府决策机制改革的基本方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马起辉;徐敏宁;;政府职能定位的三维考量[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慧;;“口语”的革命动力学——略论瞿秋白的“文艺大众化”思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沈开举;王红建;;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解读——一种检验反证的思路[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10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祁峰;和谐社会视域下中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赵书松;动机视角的绩效考核对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乔时;顾客与服务提供者关系对顾客参与中的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世昭;农村社区既有与新兴意见领袖的博弈[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昕宇;农民视角下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艳艳;河南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正平;论我国物业税的功能定位及税制选择[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湘平;政府公信力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民;我国宪法可否进入诉讼[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2 苗连营;关于设立宪法监督专责机构的设想[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3 韩大元;;面向21世纪的中国宪法学[J];法学家;1999年05期
4 童之伟;宪法学研究方法之改造[J];法学;1994年09期
5 韩大元;社会变革与宪法的社会适应性——评郝、童两先生关于“良性违宪”的争论[J];法学;1997年05期
6 包万超;设立宪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违宪审查庭并行的复合审查制——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另一种思路[J];法学;1998年04期
7 邹平学;经济分析方法对宪政研究的导入刍议[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01期
8 刘霞;宪法实施与依法治国关系探析[J];现代法学;2000年03期
9 费善诚;试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选择[J];政法论坛;1999年02期
10 王叔文;;论宪法实施的保障[J];中国法学;199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大元;宪法变迁理论评析[J];法学评论;1997年04期
2 刘淑君;论宪法意识[J];社科纵横;2004年03期
3 苏一星;培养国民宪法意识是推进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J];人大研究;2005年02期
4 刘丹;领导干部宪法意识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叶海波;;论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6 闫冬梅;;浅谈宪法意识[J];政府法制;2005年24期
7 崔建国;;宪法意识与执政能力[J];长白学刊;2008年01期
8 汤枥钧;;论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秦前红;论宪法变迁[J];中国法学;2001年02期
10 莫纪宏;全面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J];求是;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克林;;树立宪法意识 推动依法治国[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2 韩大元;;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以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权利为例[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3 姚轶琳;;论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涵[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4 朱孔武;;民营经济发展与宪法改革模式的选择[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张鹏;;宪法,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有感于一个公民宪法意识的社会调查[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潘伟杰;;论宪法修改、宪政秩序与中国人权的发展方向[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卢建平;;“人权入宪”的刑法意义与“刑法宪法化”[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廖克林;;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周刚志;;中国财政立宪三十年回眸——基于中国财政宪法规范之变迁过程的考察[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王成栋;;论“正当法律程序”入宪[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韩大元邋秦强;宪法与公民:制度与意识的相互影响[N];检察日报;2007年
2 阎冬梅;浅谈宪法意识[N];长治日报;2005年
3 苏·南京市 郭宇飞;提高宪法意识加快宪政步伐[N];人民代表报;2001年
4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侯欣一;我为什么提议设立“宪法节”[N];北京日报;2008年
5 杜晓林;让宪法意识成为公民人格心理中的主体意识[N];法制日报;2004年
6 刘丹;部分领导干部宪法意识调查[N];北京日报;2004年
7 ;让宪法意识深植心底[N];检察日报;2004年
8 吴学婵;提高宪法意识确保宪法实施[N];天津日报;2004年
9 记者 陈静;区人大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贯彻宪法 增强宪法意识[N];西藏日报;2004年
10 廉希圣;专业性与通俗性兼备的宪法教材[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晓新;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宪法基础[D];复旦大学;2009年
2 杨思留;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宪法表达[D];苏州大学;2007年
3 夏正林;社会权规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4 王蕾;诠释学视域下的宪法平等规范[D];苏州大学;2007年
5 王戬;规范与当为:宪法与刑事诉讼的良性互动[D];四川大学;2003年
6 王秀哲;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5年
7 郭海清;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小菡;埃及宪法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2 黄钰晶;从宪法变迁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和变化[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s
本文编号:1124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124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