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人格尊严”条款的规范地位之辨
本文关键词:宪法“人格尊严”条款的规范地位之辨
更多相关文章: 人格尊严 规范价值 法律属性 法律效力 基本权利
【摘要】:规范地位是指某一条款在基本权利内部乃至宪法规范体系中的效力,取决于该条款在特定宪法秩序中的法律属性。尊严条款因其法理基础、宪法文本表述及宪法解释实践的差异在各国宪法上享有不同的地位,归纳起来可分为宪法原则、基础价值、规定功能的宪法概念。我国宪法第38条人格尊严的哲学基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人是目的、人格发展、交往理论,而是着重于个人的名誉与荣誉保护;宪法文本表述并非人的尊严、人性尊严,而是人格尊严,且该条既未规定在总纲中,亦未置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之首,即使与"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一款结合起来阅读,亦无法取得与其它国家宪法上的规范地位。人格尊严在我国宪法上属于独立条款,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具有具体的法律内容,在宪法解释过程中可作为规范与特定宪法事实相涵摄,证明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了侵犯。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尽管国际人权文件和一些国家在宪法中规定了尊严,尊严究竟在基本权利体系中居于何种地位,并无一定之轨,依赖该国的历史、法律传统、宪法理论,以及法院在援引该条款作成判决时的推理过程与所提炼出来的规则,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尊严条款所发挥的功能。如何看待这一问题,须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刘喜珍;论康德绝对命令的实践理路及价值指归[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王小飞;当代德国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选择与定位[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沈晓阳;论责任的内涵、根据、原则[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王前;刘文宇;;现代技术伦理的“知行合一”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高峰;试论普法工作的目标转向——从权利意识的角度分析[J];中国司法;2005年11期
7 郭艳;守望中的自我确认——张炜小说论[J];当代文坛;2001年01期
8 魏长领;论道德信仰及其功能[J];道德与文明;2003年06期
9 樊国宾;“十七年”成长小说兴起的深度溯因[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5期
10 王元骧;;文艺本体论研究的当代意义[J];东方丛刊;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李晓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董淑君;刑罚的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8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4 杭功元;康德在宗教观上的继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01年
5 高山杉;康德之前的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许雄波;越名教而任自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杨礼银;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原初状态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治伟;世界公民观点下的永久和平[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张奉君;休谟正义观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王泽庆;论“美是道德的象征”[D];安徽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玉鸿;“人的尊严”思想的法律意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陈驰;;论宪法学的人学特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侯宇;;论人性尊严的宪法保障[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李累;宪法上“人的尊严”[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得志;;论网络言论自由边界的法律保障[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4期
2 韩大元;王贵松;;论制定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宪法基础[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4年00期
3 王倩哲;;浅议宪法隐私权的确认[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4 陈道英;;从德国法上的一般人格权看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协调[J];法学评论;2011年05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先恒;;人性尊严与犯罪嫌疑人之刑事处遇[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王新友;30年宪法实践:与改革开放同步[N];检察日报;2008年
2 采访者 本报记者 栗美霞;“三同”法案:向着公平执著迈进[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秀哲;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5年
2 魏建新;宪法实施的行政法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张红;基本权利与私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刚;论我国宪法上的人格尊严[D];甘肃政法学院;2011年
2 魏伟;宪法上人格尊严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严海静;论我国人格尊严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12年
4 王一妃;宪法视域下的隐私权保护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张雅;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湖南大学;2009年
6 徐艳艳;论美国隐私权宪法保护及其启示[D];山东大学;2009年
7 缪岚;住宅不受侵犯权的法理阐释[D];苏州大学;2004年
8 徐丽枝;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山东大学;2007年
9 韩立丽;人格尊严之宪法保护论[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刘小春;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基础[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35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3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