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国体的起源、构造和选择:中西暗合与差异

发布时间:2018-01-07 11:07

  本文关键词:国体的起源、构造和选择:中西暗合与差异 出处:《法学研究》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体 政体 单一制 联邦制


【摘要】:以"基督圣体"为摹本,西方中世纪至18世纪发展出以主权者为头部的"国家身体"神学政治。"一个头部,一个身体,一个灵"的教义,决定了"国家身体"的二维构造及其特征。横轴上,代表头部的主权不可分割,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必居其一,混合制或三权分立被视为"多头怪物";纵轴上,单一制被视为维持"一个身体"的正常国体,联邦制意味着身体割裂或畸形的"双头双体"。这不仅体现在霍布斯的"利维坦"之构造,还决定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对三权分立和联邦制的恐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体政治学",与"一个头部,一个身体,一个灵"的神学政治存在着惊人的暗合之处,但没有"身体大于头部"的神学政治观念,民初的国民不仅患有"共和民主恐惧症",还患有更为普遍的"联邦恐惧症",这或许决定了民初的国体选择。
[Abstract]:In the western Middle Ages to the 18th century , the " state body " theology politics was developed with " the Holy Spirit of Christ " . " One head , one body , one spirit " was a " multi - head monster " . The " body politics "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as regarded as " multi - head monster " . The " physical politics "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as not only " republican and democratic phobias " , but also had more general " federal phobia " , which might decide the national choice of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NO.106112015CDJSK08XK04)资助
【分类号】:D911
【正文快照】: 引言 有论者认为,德国学者阿尔布雷希特于1837年最先提出了“国家法人”概念,并将君主和臣民分别喻为人体的头部和四肢。[1]至于宪法学中的“国体”学说,加拿大学者布朗利声称,这是“日本历史上发展出来的一个最具有原创性的政治观念”。[2]还有学者认为, 将国家喻为人体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玲;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权理想[J];理论前沿;2000年19期

2 黄楠森;;中国传统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内部文稿;2000年06期

3 朱宝信;论定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原则[J];理论与改革;2001年02期

4 朱宝信;论“赋新转换法”——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法新说[J];探索;2001年06期

5 谷士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初探[J];学习论坛;2001年09期

6 姜玉春,谭明言;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共生”的思想[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7 柳昌清;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与改造[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03期

8 李洁;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进程[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李彩云;新形势下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J];理论学习;2002年07期

10 傅国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进取精神 从容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J];理论与当代;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建平;;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关系之我见[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2 王雪燕;张绍旭;程国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当代使命[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3 许抗生;;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下的世界新秩序[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风雷;;中国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5 孟庆q;;新世纪与中国传统文化[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6 赵春生;;瞿秋白与中国传统文化[A];瞿秋白百周年纪念-全国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燕良轼;卞军凤;颜志雄;王涛;;中国传统文化中评价智慧的若干标准[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杜道明;;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9 王五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家的责任[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1: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C];2007年

10 孙启泮;;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桂钿;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学术月刊》编辑部副总编、编审 夏锦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需要新的维度[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九三学社郴州市委专职副主委 曹世香;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N];郴州日报;2010年

4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李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N];咸阳日报;2011年

5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庞井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走向[N];经济日报;2011年

6 曲靖市麒麟区育红小学副校长 尹怀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N];云南经济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杜发强 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泛”[N];平凉日报;2012年

8 海天出版社编审 秦海;让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N];光明日报;2013年

9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赵广俊;“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吸引我的活力”[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曹保明 中国民协副主席 吉林省民协主席;中国传统文化抢救挖掘的又一成果[N];中国艺术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志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山东大学;2007年

2 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朱春鹰;中国传统文化“心”之思想解读[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陈胜;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迟梅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齐晓静;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3 吴冠华;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运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王鹏飞;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5 查超;论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徐文璐;关于《世博与中国传统技艺》翻译项目的实践报告[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7 蔡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渤海大学;2015年

8 刘昊;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D];长江大学;2015年

9 孙玮;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孔小娜;契合与差异: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基础[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92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392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8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