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03-02 17:09

  本文选题:立法前评估 切入点:必要性 出处:《山西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立法前评估是指立法机关或者其委托的其他机关、第三方主体在立法表决通过前,对立法必要性、合法性、可操作性、可能产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估的活动。进行立法前评估是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升立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立法前评估是由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评估报告以及回应机制六部分组成。其中,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在整个立法前评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作为立法前评估的核心内容,是衡量评估活动和评估结果科学与否的准则,也是衡量立法活动利弊的重要依据,在整个立法前评估活动起到了引导、评价的作用。目前,我国一些省市结合本地的立法前评估实践,初步确立了地方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但是,这些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缺乏统一的标准。由于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其涉及社会生活各领域,若用完全相同的评估指标体系去衡量,就明显地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就需要构建这样一种评估指标体系,既有统一的构建标准,基本满足法律法规的评估要求;又能根据具体的法律法规,在不破坏评估指标体系内部逻辑结构的前提下,对指标的权重划分有所调整,满足具体法律法规评估的特色要求。在构建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时,必须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从评估内容的必要性、合法性、可操作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评估对象与相关法律法规或制度的协调关系以及评估对象的特殊性等方面予以确立,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基于上述因素的综合考量,本文认为,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由必要性指标、合法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可操作性指标、影响性指标、特色性指标六部分构成。必要性指标是考量评估对象有无立法必要,合法性指标是考量评估对象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协调性指标是考量评估对象与同位阶法、配套规范性法律文件、配套制度等之间的关系,可操作性指标是考量评估对象能否实际操作,影响性指标是考量评估对象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特色性指标是考量评估对象的特殊之处。由此构建的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有利于评估目的的实现,有利于评估活动的顺利开展、评估结果的科学、准确,有利于制定出高质量的法律法规。
[Abstract]:Pre-legislative evaluation refers to the legislative organs or other organs entrusted by the legislature, the third party subject, before the legislative vote is passed, on the necessity, legality and maneuverability of the legislation, Conducting pre-legislative assessment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hance th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nature of legislation,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legislative work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egislation... Pre-legislative assessment is composed of six parts: subject, object, index system, method, report and response mechanism. The index system of pre-legislative evalu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pre-legislative evaluation. As the core content of pre-legislative assessment, it is the criterion to measure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activities and result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for measu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egislative activities, and has played a leading and evaluating role in the whole pre-legislative evaluation activity. At present, some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have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the local pre-legislat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pre-legislative evaluation practice.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uniform standards in the design of thes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s. Because law is a special social norm, it involves all fields of social life, and is measured by a completely identic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such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not only has unified construction standards, basically meets the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but also can be based on specific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the premise of not destroying the internal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weight division of the index is adjusted to meet the characteristic requirements of the evaluation of specific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necessity, legality, maneuverability and possible impact of the evaluation content, the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aluation object and the relevant laws, regulations or systems,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evaluation object are established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above factor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pre-legislat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sists of necessity index, legitimacy index, coordination index, maneuverability index, influence index, etc. The characteristic index consists of six parts. The necessity index is to consider the legislative necessity of the evaluation object, the legitimacy index is to consider whether the evaluation object conforms to the legal requirements, and the coordination index is to consider the evaluation object and the same rank meth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orting normative legal documents, supporting systems, and so on. The maneuverability index is to consider whether the evaluation object can be operated in practice, and the influential index is to consider the possible impac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object. The characteristic index is the special place of considering the evaluation object. The pre-legislat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structed from this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valuation purpos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evaluation activity, and the scientific and accurate evaluation results.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ulation of high quali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广东省率先出台“幸福指标体系”[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14期

2 张俊兵,李排昌;合理设计和使用指标体系[J];人民公安;2000年23期

3 王东;城市文明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J];理论与改革;2001年01期

4 朱庆芳;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标准和指标体系[J];前线;2001年02期

5 ;深圳市现代化指标体系[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30期

6 张学民,戴锋;国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的量化研究[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深圳全面调整“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相关指标[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11期

8 曹孟谊,吴建明,孟秀玲;国外信息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4年04期

9 林星;对当前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几点认识[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童星;;“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再认识——兼论“提前”、“率先”应当慎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申伟;兰亚鹏;;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建立综合化的信息指标体系[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2 孙士超;;构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A];2013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何爱国;;现代性与本土性交融: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演化、特点与反思[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邢彦;孙钰;;高速公路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津滨高速公路为例[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5 朱庆芳;;从指标体系看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陶平;;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7 王德伟;;高新技术产品中科技含量的指标体系[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8 张运平;;小康生活质量评估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振华;岑晏青;王伟;;行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10 刘家彦;;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思考[A];贵州省生态立省研究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明慧;加紧出台“法治政府”指标体系[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彦语;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即将出炉[N];中国电子报;2012年

3 记者 麻蓉生 开永丽;依法治省指标体系初稿形成[N];四川法制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蔡新华 见习记者 刘静;上海探索构建环境宜居指标体系[N];中国环境报;2014年

5 记者 庞莹;《四川省依法治省指标体系》出台[N];四川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王逸吟 靳昊 整理;以科学的指标体系助推法治建设[N];光明日报;2014年

7 记者 梁志超;本市将建人居环境指标体系[N];房地产时报;2006年

8 记者  孟知行;闵行推出民生指标体系[N];解放日报;2007年

9 杨雪虹;“福利指标体系”意味“民生本位”[N];南方日报;2006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李怀今;市民将从指标体系中受益[N];深圳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德峰;迈向新型现代性的科学发展观[D];苏州大学;2008年

2 朱军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及政策保障[D];复旦大学;2004年

3 姜涛;县域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李远远;基于粗糙集的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顾晓薇;国家环境压力指标体系及减量化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7 李海华;矿建剥离工程评标决策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8 安晓敏;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雪明;经济国力的国际比较[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10 刘红;中国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毛毛;造纸行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谯婧;综合航空电子系统效能评估的权值优化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上扬;教育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苏发努冯大学为例[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翔;基于EM-AHP-FE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王继磊;精品资源共享课应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6 程蓼;基于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基金会能力建设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7 郭海宁;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乔巧;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郝杰璐;河北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王壬;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57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557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9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