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住房权及其立法保障

发布时间:2018-06-03 07:48

  本文选题:积极人权 + 社会权利 ; 参考:《理论月刊》2013年01期


【摘要】:在人权发展史上,有"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之分。启蒙运动所提出的以个人自由和财产权为核心的自然权利,即"第一代人权"概念,属于消极权利。第二代人权是二战后西方国家承认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人们又称第二代人权为积极权利。第二代人权包括:社会安全的权利、工作权和休息权、受教育的权利、生活保障的权利、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等。住房权作为第二代人权被国际公约提出后,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和立法保障,成为政府的法定义务。近年来,随着我国住房市场化的过度推进,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保障严重缺位,故应该加强对住房权的重视和立法保障。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human rights, there are negative rights and positive rights. The concept of "first generation human rights" proposed by the Enlightenment as the core of individual freedom and property rights is a negative right.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human rights is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recognized by western countries after World War II, and it is also called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human rights as positive rights.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human rights include: the right to social security, the right to work and rest, the right to education, the right to life security,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cultural life, and so on. Housing right, as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human rights, has become the legal obliga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cessive promotion of housing marketization in China, housing security for the middle and low income class is seriously lacking, so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housing rights and legislative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江苏省委党校法政部;复旦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方玉;;经济社会权的兴起原因与价值理念分析——兼评我国经济社会权的保障[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中国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主要规定[N];人民日报;2005年

2 董鸿范;大力宣传宪法 促进社会和谐[N];法制日报;2007年

3 彭兴庭;让法律给农民国民待遇[N];经理日报;2004年

4 陈宏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N];安徽日报;2004年

5 ;江平:明确公权私权关系,,完善宏观调控[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刘继同;解读修改宪法的社会福利政策涵义[N];中国社会报;2004年

7 鲍传文;私人权利转向法定权利[N];北京科技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李立;社会立法与经济立法应协调发展[N];法制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夏正林;社会权规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2 刘灵芝;中国公民养老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宏哲;适足住房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瑜;公民社会权保护的宪法分析[D];湘潭大学;2008年

2 谭丽;妥协中的宪法公民权[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钟秀华;论当前我国农民社会权利的法律保障[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时春燕;浅析农民的社会平等权[D];苏州大学;2007年

5 杨玖炼;论农民工的参政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萸;论公民的受教育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韩淑梅;农民权利及其救济[D];山东大学;2007年

8 崔敏;论生命权的宪法价值及我国生命权立法的完善[D];延边大学;2005年

9 吴国民;文化权利的法律救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楠;论我国公民生存权的法律保护[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72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972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6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