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两国违宪审查制度之比较
本文选题:违宪审查制度 + 宪法诉讼制度 ; 参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摘要】:德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是通过宪法法院这一专门审查机构来完成,而中国的违宪审查则属于立法机关的职能。中德两国违宪审查制度在审查主体、审查对象与方式、审查程序以及审查后果方面存在差异,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符合国情需要,但德国违宪审查制度中相对独立的审查体制与启动程序的制度设计,也值得我们借鉴吸收。
[Abstract]:Germany's unconstitutional review system is completed through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a special review body, and China's unconstitutional review is the function of the legislature. The unconstitutional review system of China and Germany is different in subject, object and way, procedure and consequence of review, and the system of unconstitutional review in China is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However, th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review system and the system design of the initiation procedure in Germany's unconstitutional review system are also worthy of our reference and absorp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科研处;
【分类号】:D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岭;德国和美国违宪审查制度之比较[J];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王荣科;艰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回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孙金华,张国富;邓小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李建中;;社会转型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公民公共政策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操申斌;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黄伟,王维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张奇才;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合敏;;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论邓小平关于干部队伍“四化”标准的思想[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2 孔令举;;政治和谐需要科学的制度安排[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3 徐葵;;高放苏联剧变研究评析[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俊梅;杨蓓;;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洛汶;;新时期弘扬铁军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基本途径[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6 王春光;周楠;;浅谈我国土地征用补偿法律制度[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7 陆仁权;;重温陈云党员权利理论尊重和保障党员权利[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中国;;论陈云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贡献[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9 唐强奎;;论政治整合与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董祥林;;试论高校学报改革[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雷志卫;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运作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庄杰;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郝首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尚宇红;唐太宗的君德及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王晓林;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少军;论有限政府[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贺益民;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的人才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朱晓红;邓小平社会调控思想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韩林;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志刚;宪法“私法”适用的法理分析[J];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2 马岭;宪法为什么要诉讼[J];法学论坛;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锦光;;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辨析[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7年00期
2 王宏亮;房蕊;;德国宪法诉讼制度对我国违宪审查制度之借鉴[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3 郭淑红;;建立有中国特色违宪审查制度的理性思考[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4 张一芳;;宪法诉讼之自我浅见——读《宪法诉讼原论》有感[J];知识经济;2011年16期
5 刘剑波;蒋英州;;我国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基础性条件——从宪法属性角度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7期
6 牟宪魁;;宪法解释的性质与方法——兼及宪法解释性质的论争[J];文史哲;2011年04期
7 莫纪宏;;日本违宪审查制度的演变和发展[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7年00期
8 奚金才;;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必要性[J];人民论坛;2011年23期
9 王德新;;美国联邦法院违宪审查的运作机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吉纯;;德国违宪审查启动机制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龙校一;;浅析我国宪法诉讼制度之可行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郑风;李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完善与和谐社会建设[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作翔;建立宪法诉讼制度的设想[N];检察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王新友;30年宪法实践:与改革开放同步[N];检察日报;2008年
3 ;设立宪法委员会完善违宪审查制度[N];河南日报;2004年
4 任进;建立宪法诉讼制度 推进宪法规范实施[N];检察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于保明;设立宪法委员会 完善违宪审查制度[N];中国改革报;2004年
6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法学博士 陈欣新;印度违宪审查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蒋南成(浙江工程学院法学院讲师);宪法诉讼刍议[N];法制日报;2004年
8 秋风;从李慧娟到法规审查备案室[N];南方周末;2004年
9 闵家桥;激活中国违宪审查[N];南方周末;2003年
10 秋风;小泉被判违宪:违宪审查的生动个案[N];南方周末;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海清;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孙洪波;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侯宇清;南非宪法法院判例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钧兰;中国违宪审查制度论[D];山东大学;2011年
2 毛丽;论违宪审查制度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3 彭高凡;论违宪审查制度的平衡功能[D];安徽大学;2011年
4 贾方娟;违宪审查制度之中国困境[D];山东大学;2012年
5 卢竞;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宋涛;宪政视野下的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7 邹海;论我国宪法诉讼制度之构建[D];燕山大学;2010年
8 王晓恬;美、法两国违宪审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D];山西大学;2012年
9 王玉荣;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现状及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牛振挺;我国宪法诉讼制度之构建[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17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11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