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0-05-15 13:42
【摘要】: 关于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是当今法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令法学界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从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来看,我国已经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但是在实践中,该制度并未发挥有效的作用,违宪行为仍时有发生,不仅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造成侵犯,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宪法的权威和尊严。该制度之所以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今天,亟需树立宪法的权威,这就需要对作为一国宪政之基石的违宪审查制度进行完善。对于如何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这几年理论争议较多。本文旨在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并借鉴外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有益经验,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违宪审查制度概述、我国违宪审查制度概述、我国的基本政治状况和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 第一部分违宪审查制度概述,主要介绍违宪审查制度的概念,违宪审查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介绍三种比较典型的违宪审查模式:普通法院审查模式、专门机构审查模式和权力机关审查模式以及三种模式的理论支撑和三种模式相比较的优缺点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部分我国违宪审查制度概述,主要介绍我国违宪审查制度产生和发展经过、违宪行为的界定、违宪主体研究,我国违宪行为产生的原因,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及其缺陷,重点论述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但该制度有诸多的缺陷,很不完善,并未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第三部分我国的基本政治状况,通过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立法体制、司法体制以及对我国法律文化现状等方面的分析,以此来说明我国欲设计的违宪审查制度的应当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需在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之下进行合理设计。任何脱离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违宪审查制度的设计都是不科学的。 第四部分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此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对于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不仅包括宪政理念和立法的完善,关键是对于我国违宪审查模式的选择,一方面不能脱离我国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又要以发展的观点来设计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比较的分析方式来设计我国的违宪审查模式,通过比较, 找出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外国违宪审查模式的切入点,并以此切入点为基点来设计我国的违宪审查模式,,即在各级人大之下设立具有相当权威的宪法法院,来对我国的立法行为进行违宪审查,并对宪法诉讼进行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1
本文编号:2665124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子堂;美国、法国和中国宪法监督模式之比较[J];法学;2000年05期
2 秦前红,叶海波;宪法修正与宪政民主观的确立[J];法学评论;2005年02期
3 郑琼现;也论宪政的标准[J];法学评论;2005年02期
4 胡肖华,徐靖;论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正当性与限制原则[J];法学评论;2005年06期
5 童之伟,姜光文;日本的违宪审查制及其启示[J];法学评论;2005年04期
6 余军;宪法权利的逻辑构造——分析法学的诠释[J];法学;2005年03期
7 张秉民;陈明祥;;论我国公法责任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法学;2006年02期
8 莫纪宏;;违宪主体论[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9 朱景文;关于立法发展趋势的几个问题——一个比较研究[J];法学杂志;2005年06期
10 高凛;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2665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665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