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监督人大代表:思想基础与操作性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02:30
【摘要】: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是人民的最根本的政治权力,该权力通过人民选举的人大代表代为行使。人大代表肩负着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神圣职责。他们能否切实行使好自己的职权,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好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充分体现,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能否真正落实,直接关系到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然而,人大代表本身也是普通人,不可避免地有私欲,并且其私欲也可能发生膨胀,在对其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其行权履职行为也可能出现偏私利己倾向。但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比较关注和重视的主要是人大代表如何行使监督权的问题,而对如何监督人大代表的问题所作的探索尚不够深入,特别是缺乏对监督的操作性机制的研究。 由于人性的缺陷以及权力缺乏制约等原因,实践中,人大代表的行权履职活动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主要表现为“不作为”和“滥作为”两个方面。人大代表不作为的现象包括开会期间和闭会期间不能够积极地履行代表职权等。滥作为现象包括不顾国家整体利益,过多地强调地方和局部的利益;在会议期间,所提议案、建议质量不高;用“人大代表”做护身符违法乱纪等等,严重违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宗旨。这些现象表明,要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要加强对人大代表的监督,而这就需要加强和完善我国相关的监督机制。 首先,要加强相关的监督立法,使监督人大代表有法可依。主要包括:完善《选举法》;从产生环节确保人大代表的合格性和高素质;完善《监督法》,加强监督的可操作性;制定《罢免法》,保障监督代表的实效性。其次,在明确监督的有效主体是选民及原选举单位的基础上,建议落实监督措施要从人大代表的产生环节和履职环节进行。从人大代表的产生环节进行监督,包括要增强选举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要改革人大体制,实行代表专职制;要优化代表候选人的结构等。从人大代表的履职环节进行监督,可借鉴管理学的评价机制理论,通过制定评价标准、信息整合及评价效果来对人大代表的履职进行量化考核和监督。在制定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人大代表定期向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述职制度,根据代表的述职,建立对人大代表工作的评议制度。最后通过对评价为优秀的代表进行激励,对评价为基本称职的代表进行质询,对评价为不称职的代表进行罢免等措施对人大代表的工作进行整改。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1.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旭辉;;人大常委会可以代表原选举单位监督上一级人大代表[J];法治与社会;2013年09期

2 ;法律问答(三)[J];人民政坛;1996年05期

3 刘能;;让人民起来监督代表——谁来监督代表[J];人民政坛;2012年08期

4 徐华;;用制度拧紧代表履职“发条”——如何有效监督代表[J];人民政坛;2012年08期

5 刘俊华;赵雪强;;做好人大代表述职工作[J];楚天主人;2012年08期

6 刘经平;对建立人大代表述职与评议制度的初步探讨[J];政治学研究;1995年01期

7 陈爱志;;安康市34名市人大代表将回原选举单位述职[J];法治与社会;2016年06期

8 夏绩恩;;人大代表应向选举单位和选民述职[J];四川统一战线;2012年10期

9 李文辉;;关于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人大研究;2009年06期

10 钱威;关于人大代表述职评议若干问题的探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庞清涛;如何加强选民对代表的监督[N];人民代表报;2009年

2 严实;强化“人大代表受监督”意识[N];人民代表报;2006年

3 本报通讯员 王海燕;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 上海864名市人大代表一个都不能少[N];人民代表报;2016年

4 舒泉清 蒋逸琦;市人大代表需向原选举单位述职[N];常州日报;2015年

5 缪士鼎 (安徽);也谈间选代表列席原选举单位人代会由谁决定[N];人民代表报;2013年

6 记者 戴娟;市人大代表要接受原选举单位监督[N];重庆日报;2008年

7 ;邯郸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N];邯郸日报;2016年

8 汪强;没有人大代表征求过我的意见[N];中国青年报;2011年

9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的办法[N];西藏日报(汉);2016年

10 本报记者 黄晓娜 通讯员 谢英燕 朱勇波;述职评议成为代表“必修课”[N];惠州日报;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丽丽;监督人大代表:思想基础与操作性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齐文菲;地方人大代表履职评价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3 任鹏飞;论选民对代表的监督与罢免[D];扬州大学;2014年

4 温潇俊;社会角色理论视野下的人大代表角色冲突与角色调适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5 胡建杰;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袁胜兰;论我国人大代表退出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郑丽思;论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的完善[D];广东商学院;2013年

8 鲍进霞;试论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D];郑州大学;2003年

9 姚万媛;论我国罢免制度的完善[D];湖北大学;2011年

10 刘辉;加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政议政能力的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3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673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4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