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征税权的公法规制

发布时间:2020-05-23 01:35
【摘要】: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有效工具。税收在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税收一般由国家授权政府向纳税人征收,这就涉及到政府征税权的问题。征税权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税法、进行税收征纳活动中拥有的国家权力,即是有关征税行政方面的权力。行政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弥补市场缺陷、促进社会公平、有效社会动员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但不得不承认滥用行政权力、不依法办事亦比比皆是。政府征税权的行使也不例外。政府通过履行征税职权,完成国家的征税委托,保证足够的财政收入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但与此同时,政府滥用职权、不依法征税、随意侵害和不尊重纳税人权利的现象也频繁发生,严重地挫伤了纳税人的积极性。因此,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征税权的公法规制,寻求规范政府的征税权,督促政府依法征税从而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这对限制国家权力、保障纳税人权利,实现权力和权利的平衡以及促进宪政建设都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由于各种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将国家的税收分配论作为税收工作的指导思想,重视行政权力在征税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容易忽视对纳税人权利的尊重与保护。过去理论界多侧重于税收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放在告诉政府怎样征税,如何有效地征税,最终目的是实现向政府提供政治建议,指导政府制定税收计划、完成税收任务,而规制征税权的专著或论文比较少。因此,本文欲借助宪法、行政法、行政程序法等一般理论,运用历史分析法、价值判断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等试图在宪法层面和行政层面寻找规制征税权的办法和途径,为我国税收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推进我国税收法治的建立,从而促进我国宪政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全文约47000字,共分为五章。各章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征税权与征税正义。本章以税权为起点引出征税权的概念和主要特点;接着从税收的“国家分配论”、税收立法、税收征管以及税收经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国征税体制的发展现状;最后,集中精力论述了寻求征税权的正当性问题,指出政府征税必须经过纳税人的同意并且必须符合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征税权公法规制的基本理论。本章首先概括的论述了公法规制的基本内涵,接着围绕着对政府征税权的规制提出了“税收法定主义”是理论基础,依法治税是核心,税收法治是目标的理论观点,并简略的分析了“税收法定主义、依法治税和税收法治三者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征税权规制的域外经验及其借鉴意义。本章开头回顾了英国、法国和美国三个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规制征税权、促进宪政制度发展的近代历史;接着具体介绍了西方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税收交换理论和公共需求理论并归纳总结出当今西方各国的征税体制的现状与发展;最后简单论述了借鉴西方规制征税权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对政府征税权的规制:宪法维度的思考。本章突出了规制征税权的宪法方案。在立宪选择层面,强调将税收交换理论作为指导我国征税工作的基本理论,提出人大及其常委会专享税收立法权并规范授权立法,同时,强调将税收权力下放,让省一级地方享有实质的税权,做到事权与财权的协调统一,与此同时,在宪法的范围内,制定一部统领税收领域的《税法通则》。 第五章,对政府征税权的规制:程序维度的思考。在行政程序层面,强调征税权与纳税人权利的协调与平衡,增加纳税人权利的内容与力度;接着介绍了征税程序和征税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主张用比例原则规范、审查政府征税的自由裁量权;最后提出了三个有益的建议来规制政府的征税行为,即在征管中开发高质量的信息软件、在队伍管理中引进行为科学理论、在司法监督中建立税收司法保卫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22;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九生;;论职业协会惩戒权的公法规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肖滨;;结语:呼吁公共预算[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武振荣;;论税收的宪政精神与宪政本质[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罗正月;;论以民主宪政为基础的公共财政体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4 武振荣;;公共财政:一个基于宪政主义视角的分析框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许建宇;卜亮;;税收撤销权的定位及其完善[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徐妍;;企业所得税法中的非居民企业投资所得与国际税收协定的协调[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蒋永甫;;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公共预算——一种财政国家的视角[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何杨 嵇绍军;开征分公司利润税适度保护来源国征税权[N];中国税务报;2010年

2 楼力力 毛建军;征税权可对抗担保物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蔡 晖;征税权不能对抗担保物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龚辉文;对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认识[N];中国税务报;2006年

5 郑雯;如何防范跨国逃税[N];中国税务报;2002年

6 刘军宁;“税”的宪政解读[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7 王建平;构建纳税人的权利体系[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8 荣红梅;澳门员工在内地缴个税时可否抵扣已缴税款[N];中国税务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崔克亮 实习生 李鹏;税的权利本位与当前税制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翟继光;无代表 不纳税[N];中国财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钱俊文;国家征税权的合宪性控制[D];苏州大学;2006年

2 辛国仁;纳税人权利及其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姜江;财产权的法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王建平;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张启强;公共选择与立宪民主[D];厦门大学;2007年

6 蔡连增;美国联邦所得税法外国税收抵免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芳;论征税权的公法规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谭承友;征税权的经济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汪满生;论征税权的宪法控制[D];安徽大学;2010年

4 游路遥;我国税收立宪论[D];山东大学;2010年

5 张博宇;纳税人权利保护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温艳;征税权与纳税人权利的冲突与协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新艳;纳税人权利及其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杨柳;我国征税权的法律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包宇;征税权的立宪选择[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苏云龙;论公共性公司的法律地位及其公法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69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6769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8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