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立宪法司法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应对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晓爽;韩挥挥;;浅析中国司法制度改革[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2 任仕坤;;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司法改革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3 鲁蒙娜;;人权保障视角下的司法公正构想[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律璞;;以司法实践为向导的中国法律史课程设计[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5 陆静;;台湾地区近代司法制度的建立及其特点[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10期
6 唐时华;;《司法公开进行时》专题报道之四 全民记者时代,法官何为?[J];民主与法制;2011年17期
7 陈琦华;;科学发展观与“调解优先”理念的思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马克敏;;川北行署司法队伍建设概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7期
9 栾爽;平旭;;抗战时期中共抗日民主政权司法制度建设及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5期
10 高福冠;;陕甘宁边区司法制度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想源泉[J];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英俊;李鲁言;;改革和完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独立公正[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仇小松;;司法公正与司法制度改革[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仇小松;;司法公正与司法制度改革[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胡建淼;高春燕;;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在中国——问题与对策[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欧阳涛;;试论董必武同志的人民司法制度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6 肖建W;;中W大杧少年刑事司法制度v|展b0略探索[A];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淑香;韩俊英;;三审制司法制度与日本对大连的殖民统治[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8 虞浔;;现代化视野下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变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洪祥;;简论董必武对我国司法制度和诉讼法制度建设的贡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10 周道鸾;;华北人民政府司法制度之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邦贵;别具特色的法国司法制度[N];江苏法制报;2007年
2 辽宁大学法学院教授 石英;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历史必然性[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记者 王烨 潘静;为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中国政法大学 陈光中;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N];光明日报;2009年
5 张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N];法制日报;2009年
6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沈德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记者 陈永辉;兼收并蓄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韩峰;中澳司法制度交流研讨会举行[N];人民法院报;2008年
9 记者 黄保山;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践行者和维护者[N];西部法制报;2009年
10 记者 李汝健 王华兵;把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作为首要任务[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梁海峡;近代新疆南疆司法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迟日大;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明新;现代社会中的法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赖波军;F高级法院:司法运作与国家治理的嬗变[D];四川大学;2006年
6 程丽庄;俄罗斯联邦司法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李炳烁;司法制度的政治功能[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浩;清末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方立新;传统与超越[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王林彬;国际司法程序价值论[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军锋;我国建立宪法司法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应对[D];郑州大学;2003年
2 孙大明;我国古代司法鉴定制度考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刘志东;刑事审前程序的司法审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周健;论公共政策介入司法[D];复旦大学;2009年
5 洪彦;论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东强;审判委员会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杨小静;审判委员会运作现状调查[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杜涛;论我国法院的公共政策形成功能[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包刚桥;我国台湾地区判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谌爽;论我国司法权威的构建[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81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6812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