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宪政运行的模式
发布时间:2020-06-01 11:02
【摘要】: 宪政制度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被建构和修正的可能性和方法,是以现实的困境和制约为基础的。只有从正确的视角来认识它,才可能确定它的实质,理解其中的合理性及缺陷,体认其中凝聚的理与智。长期以来,我们对宪政的分析都停留在静态层面,但是对宪政的动态研究还不完善,这使得宪政在中国的实施遇到了诸多阻碍,探索宪政的运行模式有利于打破以往的路径依赖,找寻实现宪政的新途径。 本文试图以公民权利运行和国家权力运行的关系为基点来构建我国宪政运行的模式,并提出宪政运行模式就是宪政运行必须依赖的机制。文章比较分析了西方国家宪政运行的模式,重点分析了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运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运行模式实质就是一种平衡模式,并解释该结构的正当性。这一平衡模式归结到一点就是在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限制国家权力的同时,使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能够协调向前发展,从而促使宪政运行的良性循环。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1
本文编号:2691385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文彤;我国在监督宪法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J];河北法学;1991年02期
2 殷啸虎,刘守刚;西方宪政发展的自由主义背景[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汪全胜;论立法成本[J];理论与改革;2001年06期
4 谢维雁;论宪政的平衡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691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691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