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我国宪法司法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11:06
【摘要】: 为了彰显宪法的权威和尊严,为了体现宪法的价值和精神,为了弘扬宪政的理念和追求,高高在上的宪法必须得走下神龛。宪法只有通过适用,才具有生命力,关键之处在于其司法适用。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宪法司法适用的问题,主要通过比较的方法、历史溯源和个案分析的方法,试图通过对宪法司法适用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分析,,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宪法司法适用的制度构建。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三大部分,共约60000字。 在引言部分,通过齐玉苓案引发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宪法在司法领域中的适用问题,笔者将此称为“宪法司法适用”。 第一部分是对宪法司法适用的法理探讨。宪法司法适用,简言之,即具有司法性质的国家权力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宪法处理涉宪案件的专门活动。通过对宪法司法适用的历史进行梳理,认为宪法司法适用机制,作为涉宪案件的司法解决机制和公民宪法权利的最终司法救济机制,其价值就是在于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以此来保证和实现人本和自由这一终级价值。并对国外有关理论,德国的“第三者效力”理论和美国的“政府行为”理论,进行了概括的介绍。 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宪法司法适用的现状分析。概括介绍学界关于宪法在司法领域内效力问题的三种观点即否定说、折衷说和肯定说,通过对我国宪法具体内容的分析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宪法特别是基本权利条款应当且必须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关于我国宪法司法适用的实践分析,介绍了涉宪案件的总体状况,并就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受理的(2001)渝一中行终字第274号“任茂菊不服重庆市渝中区劳动局工伤性质认定”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对我国宪法司法适用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初步总结,指出目前大部分案件没有涉及违宪审查,不是宪法诉讼,只是比较低层次的宪法司法适用,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救济并不充分。 第三部分,笔者认为当下中国语境中学者们所研究和倡导的宪法监督制度实质上是在追求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法适用模式,通过对世界各国宪法适用的模式分析,发现各国基本上都是采取司法这一手段,基于此,主张建立我国的宪法司法适用机制。我国传统上权利的宣示显然重于权利 的救济,宪法司法适用机制对我国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充分保障人权和 真正实现公民宪法权利;二是有利于依法治国和推行宪政。在分析得出建 立宪法司法适用机制的条件是确立司法对公民宪法权利的最终救济原则 后,通过借鉴各位前辈专家的意见,笔者抛砖引玉,从宏观上设计四个重 要步骤:1、培育公民基本权利的诉讼意识;2、形成二元化的宪法解释机 制;3、建立“双轨制”的违宪审查模式;4、创立真正意义上的宪法诉讼 制度,从而能够形成我国宪法司法适用机制。 结语,再次强调宪法司法适用机制的重大意义,并相信这一机制能够 推动中国社会的渐进变革和向前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丽娜;;论我国交易习惯司法适用的程序规则[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2 石守斌;;两大法系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行政与法;2011年06期

3 董税涛;;论法律原则及其司法适用——基于对《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的实证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4 叶青;;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的若干问题思考[J];政治与法律;2011年06期

5 叶成朋;李永忠;;社会管理创新与醉驾入罪的司法适用[J];人民论坛;2011年23期

6 杨帅;;浅谈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的司法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7 胡甲庆;;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标准在反垄断司法中的适用及其启示[J];中外法学;2011年03期

8 甘培忠;;公司法适用中若干疑难争点条款的忖度与把握[J];法律适用;2011年08期

9 方文军;;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制度的司法适用[J];法律适用;2011年08期

10 李翔;;从“但书”条款适用看司法如何遵循立法[J];法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万飞;范大裕;;论单位共同犯罪的司法适用[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邓万飞;范大裕;;论单位共同犯罪的司法适用[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廖克林;;我国宪法发展的新时期[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4 董新忠;;浅析民主与法制与我国宪法的关系[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5 蒋宪平;;刍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司法适用[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6 李舒啸;;浅析商业贿赂犯罪的司法适用[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冯仁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解读[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许艳娜;;从立法层面保障我国宪法的实施[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臧冬斌;冯卫亚;;浅谈刑事政策的宽严相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梁洪杰;;略论WTO规则在我国的司法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家林;我国宪法没规定纳税人权利吗[N];中国财经报;2005年

2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杜邈;驱逐出境刑的司法适用[N];检察日报;2008年

3 方恒荣;风俗习惯司法适用的路径选择[N];江苏法制报;2010年

4 常州市戚墅堰区检察院 蒋超云;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司法适用[N];江苏法制报;2009年

5 王冬青;浅议民事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司法适用[N];江苏法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斌 本报实习生 李吉莲;法官律师建言司法适用[N];法制日报;2010年

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 韩炳勋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李双庆;恶意欠薪犯罪在司法适用中的三个问题[N];检察日报;2011年

8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 刘锋;证明妨碍排除制度之司法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8年

9 市新青年创业辅导中心 单腾;我国司法适用中的WTO知识产权协议问题[N];汕头日报;2009年

10 萧显;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须有保障机制[N];贵州民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存利;宪法平等权司法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赵丙贵;想象竞合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赵丹;故意伤害罪司法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洪青;附加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赵运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林劲松;刑事诉讼中的基本人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8 杨庆堂;非法经营罪立法及司法适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9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马训祥;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正明;我国宪法司法适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李慧玲;论情事变更原则的司法适用[D];吉林大学;2007年

3 赵建飞;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司法适用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刘鹏;论民事证明标准及其司法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杜永波;公司治理视角下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夏晓敏;辩诉交易在中国的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吴俊松;贿赂犯罪资格刑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8 王波;寻衅滋事罪的理论和实践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9 张乾;论行政信赖保护原则的司法适用[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索少华;特殊防卫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01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701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5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