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从建国以来宪法的修改看马克思主义宪政思想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0-07-02 12:07
【摘要】: 宪法是宪政的基础,宪法的修定反映宪政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到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的颁布实施,历经了50年的风风雨雨,它见证了中国宪政的成长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宪政是在马克思主义宪政思想指导下的宪法实践,也是把克思主义宪政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宪政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宪政思想中国化的过程。本文具体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四部宪法修改的有关内容,试图描述马克思主义宪政思想中国的基本轨迹,并总结其基本经验和规律,以期对我国宪政建设的发展给予指导。 论文前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宪政思想中国化的含义,概述了建国以来我国宪法修改的基本过程及其取得的重要成就,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既要反对“洋教条”和“全盘西化”,又要防止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 论文第二部分对宪法、宪政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给予简单的介绍,重点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宪政思想:“真正的宪法取决于现实的力量对比;社会主义宪政民主形式是无产阶级专政;法治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全人类的自由平等、全面解放是社会主义宪政的最终目的。 论文第三部分对新中国宪法的修改内容具体分析。笔者从四个方面对宪法修改内容给予了简单的介绍,梳理了宪法修改在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国家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民主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发展四个方面的宪政制度。对它们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研究。 论文第四部分从五个方面分析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宪政思想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一、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二、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中的领导。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四、社会主义宪政必须建立健全的人权保障机制。五、必须依法治国、以宪治国,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钢建;从专政到宪政——纪念现行宪法颁行十周年[J];浙江学刊;1992年03期

2 陈妍;人权入宪是中国社会主义宪政的重大发展[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徐显明;;社会主义宪政是法治发展的高级阶段[J];法学研究;2007年04期

4 任喜荣;人民政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1期

5 陈亚琼;;论宪政与政治文明[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张献生;吴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上)[J];民主;2009年02期

7 杜晋黔;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内涵探析[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蔡文成;;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现代性成长[J];学术论坛;2010年08期

9 李莺;;和谐社会与中国宪政建设[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年03期

10 铁锴;王振亚;;论协商民主的政治基础及社会条件——兼论中国协商民主的进路[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薛剑符;;“五四宪法”的社会主义宪政因素论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马念珍;;论政治文明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实践[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耿克民;;关于南非政治体制变革的若干思考[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二辑——非洲变革与发展[C];2002年

4 吕晓明;;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权力制约权力机制[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毛磊;宪法奠基盛世中国[N];人民日报;2009年

2 刘晓云;“土地革命”[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3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 郭道晖;实行宪政,建立全球法治新秩序[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以生命换取社会进步[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记者 汪仲启;关注发展道路上的重大理论问题[N];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丛文胜;建设政治文明离不开法制的保障[N];解放军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蒋安杰;“温润如玉”写春秋[N];法制日报;2010年

8 肖君拥;对社会主义法制理论的全面解读[N];法制日报;2002年

9 高云飞;从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审视政府部门角色[N];人民代表报;2004年

10 杨敏之(作者为中国监察学会副会长);增强法治意识 规范从政行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铁锴;主体性视阈下的公民政治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逻辑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茆素琼;合法性视阈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振兴;从建国以来宪法的修改看马克思主义宪政思想中国化[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苗威;社会主义宪政与党内民主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时锐;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探讨[D];郑州大学;2003年

4 苏瑞莹;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孟德斯鸠思想的启蒙价值[D];华侨大学;2006年

5 康宇;教育公平的宪政价值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何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推进政治文明发展[D];河北大学;2005年

7 朱黎明;论我党对社会主义宪政理论与实践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韩道权;胡锦涛宪政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尹思源;当代中国宪政制度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王敏;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宪政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38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738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2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