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我国宪法解释制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19:29
【摘要】: 宪法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和“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大法。但在我国,基本大法之“大”主要体现为一种原则规定而非可以运用的法律武器,以至有人质疑:宪法是不是法。中西方宪法及宪政的生成、演进历史已经表明:宪法的权威来自宪法的实效,宪政的实现离不开宪法实施的制度建设。所以,构建一个宪法实在化的现实进程便成为我国宪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到目前为止,关于宪法解释方面的探讨在我国更多的是一种制度构想或理想模式的设计,我国宪法解释的理论创新及其制度建构不仅与西方宪政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即使与我国的港澳台地区的一般法律解释的研究状况相比,也有很大缺陷。 自然地,人们就会提出这样的一个实践问题,即如何将这种应然转会为实然,或者说怎样才能从现实的境地到达理想的彼岸。虽然这是一个更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但是对于常绿长青的实践,任何理论都是灰色的,尤其是在中国现在或既定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中,期望论者给出一个现成的答案无疑是勉为其难。 而对于我国宪法解释制度来说,虽然自宪法解释制度在宪法中得到确定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宪法解释的实践上也积累了有益经验,但是目前我国宪法解释制度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失与缺陷。例如,有关我国宪法解释设定的法律制度散见于《立法法》中,只是参照一般法律解释程序。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对宪法解释的对象、主体、宪法解释与宪法修改等争议较多的问题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设定应当以为完善我国宪法解释制度为目标,遵循宪法的最高效力、维护宪法的统一与尊严、系统解释等原则,由宪法解释基本理论入手,进而通过枚举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从中指出其中的不足,然后分别从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理论部分、实体及程序部分对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给予不断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忍;;小议宪政制度下的警察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2期

2 唐薇;;宪政——中国的现实选择[J];企业导报;2010年01期

3 秦前红;李高雅;;中国宪政建构的人性诉求——以中西人性思想比较为视角[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田芳;;宪政之下的直接民主——基于德国公民投票制度理论与实践之反思[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郭大勇;;浅谈我国宪法解释主体制度的完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6 崔兆在;;浅析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旨主义与非原旨主义方法——基于美国公用征收案例中公共使用条款的解读[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袁峰;;比较视野中的自主国家与宪政国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8 周莉;;试论我国宪法解释实践[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6期

9 李默海;;从历史的视角审视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蔡永浩;;台湾宪法解释制度对东亚违宪审查制度研究的启示[J];延边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昭红;;宪政国家与专利制度——解读美国1952年《专利法》[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本报专家指导会成员 刘剑文;未来30年应是纳税人权利彰显的30年[N];中国税务报;2010年

2 复旦大学教授 唐贤兴;只有巩固的民主才能带来社会的稳定[N];南方日报;2010年

3 本报特约撰稿人 马晓霖;空袭加沙:流血背后的缠斗[N];中国保险报;2009年

4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乔新生;《劳动合同法》若“暂缓执行”就是改革的倒退[N];东方早报;2009年

5 青年学者 羽戈;在法律与政治的十字路口,律师何去何从[N];东方早报;2009年

6 郭红雨 李芙蓉;税务介入:英国“报销门”即将引爆新“炸弹”[N];中国税务报;2009年

7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国华;“人民法官为人民”之法理解读[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肖汉杰;楼市“权力干股”的社会隐患不容轻视[N];中国商报;2009年

9 苗连营;让法治的理想成为社会现实[N];河南日报;2005年

10 寇寅;国家赔偿法施行10年 我市受理赔偿案件80起[N];兰州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s

本文编号:2749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749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c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