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关于内地与香港区际法院判决安排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1 07:32
   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交往日益频繁,两地民商事纠纷也时有发生。当事人将争议提交法院,以期争议得以解决。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法院判决如何在我国内地或香港法院得以有效的认可与执行。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是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最后阶段。不能执行的判决将是一纸空文,司法执行是判决的最终保障。 香港回归前,对于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的问题,我国与香港法律各有规制。香港回归后,由于两地法院判决认可与执行协议的缺乏,区际法院判决的相互认可与执行一直面临困境。直到2006年7月《内地与香港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以下简称《内地与香港安排》)的签署,始为两地法院判决的认可与执行铺平了道路。《内地与香港安排》与2006年5月《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相互认可与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以下简称《内地与澳门安排》)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磋商才达成的结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从全局角度分析,《内地与香港安排》的出台真实地反映了《香港基本法》促进内地和香港间司法合作的精神:但从局部角度来看,《内地与香港安排》签署之后,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区际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为研究对象,对《内地与香港安排》进行简要评述,采用比较与实证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内地与香港安排》在内地实施将遇到的问题,以期能对我国内地相应的立法现状提出完善意见。从根本上节约司法资源,便于当事人行使合法权益。 基于上述目的,本文共分三章加以论述。 第一章主要探讨了香港回归前后两地相互认可与执行区际法院判决的情况。香港回归前,两地法院对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都有规制。香港回归之后,两地依据公约或条约进行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缺乏相互认可与执行区际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为解决香港回归后两地区际法院判决认可与执行受阻的尴尬局面,两地于2006年签署《内地与香港安排》,它是两地民商事交往日益频繁的内在要求,在两地的司法协助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 第二章理论联系实际,探讨了《内地与香港安排》实施将面临的困境。本章探讨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地与香港安排》规定的适用周延性问题、《内地与香港安排》涉及的管辖权问题、内地法院判决的终局性问题、两地对“公共政策”理解的分歧。 第三章在综合分析前文的基础上,将《内地与香港安排》与《内地与澳门安排》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完善《内地与香港安排》提出相关建议。这是本文的最终落脚点之所在。
【学位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925.1;D92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萨楚拉;;论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五条[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淑平;;海峡两岸刑事诉讼移管制度之构建[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宋锡祥;;中国内地与澳门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成效、问题及其完善建议[J];政治与法律;2011年08期

4 林强;;直航后涉台海事案件的法律适用[J];人民司法;2010年21期

5 王冠玺;周翠;;两岸民事判决的认可与执行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10年03期

6 吴雪元;;中国:大陆与港澳台经济合作与司法协助若干问题的探讨[J];港澳经济;1995年06期

7 张淑平;;当前海峡两岸刑事司法互助的重点——调查取证[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王淑敏;;“后ECFA时代”两岸投资争端的司法协助探析——以探索统一的贸易强国之路径为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7期

9 林瑞成;李孟哲;陈清白;;大陆民事判决在台湾承认和执行的问题[J];中国律师;2010年05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治铁;;浅析我国现代区际法律冲突的立法解决途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翟苏南;;论香港与大陆区际法律冲突及解决模式[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3 徐锦堂;;“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与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4 马进保;;跨境犯罪概念质疑[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徐慧怡;;两岸贸易法律冲突之研究——由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关系条例之规定观之[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6 左铭辉;;浅论涉港澳商事案件管辖冲突及解决[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马力;;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创造性的新发展[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尤皑平;小议区际法律冲突[N];江苏经济报;2010年

2 上海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 费成康;程宗璋,你到底是谁?[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记者 贺信 通讯员 朱占同 李晓 刘洪群;“法学共同体”助推经济社会一体化[N];南方日报;2005年

4 北京万国学校;国际私法大纲变化情况解读[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中国警察协会;构建新型警务交流合作机制[N];人民公安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慎思;谁云桑榆晚 犹存赤子心[N];法制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徐光明 李庆明;言传身教 润物无声[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侯烨;分阶段制定区际私法反致制度[N];国际金融报;2003年

9 熊毅军;涉港澳台商事审判中的区际送达现状[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徐祥 邓朝辉;“信仰就是力量”[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晖;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高璐;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晓燕;国际私法中的自然人住所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袁发强;宪法对冲突法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李超;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国两制”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武山;中国内地与台湾区际司法协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杜晓勇;海峡两岸区际司法协助问题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成挺进;关于内地与香港区际法院判决安排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4 李静;论中国区际法律冲突及解决方式[D];吉林大学;2008年

5 吕东锋;我国区际法律冲突中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吴玲;论区际司法协助中的公共秩序保留[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陈宏宇;论内地与香港的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D];郑州大学;2006年

8 朱艳钦;我国区际知识产权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吕安青;中国区际司法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徐e

本文编号:2809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809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1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