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主义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0-10-20 10:06
立宪主义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虽然在各国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路径和制度表现形态,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生成基础,中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要在当代建立自己的宪政,需要对立宪主义做一番理论上的基础研究和现实中的基础积累,以此来巩固立宪主义大厦的基石,立宪主义蓝图就有可能得以实现。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立宪主义的基础分为社会基础、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三大部分,并且运用历史考察与比较分析相结合,价值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各个基础进行细致考证。 全文正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章“立宪主义概说及立宪主义的基础的研究意义”,相当于总论部分,探讨了立宪主义的概念以及研究意义,为全文的理论分析定下基调。余下三章为分论部分,第二章“立宪主义的社会基础”研究了实行立宪主义的客观基础,通过对中西市民社会生成的分析,挖掘培育市民社会与构建立宪主义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第三章“立宪主义的思想基础”研究了实行立宪主义的主观基础,通过对中西关于国家理念的历史演变,分析了社会思想观念对社会发展以及立宪主义的影响;第四章“立宪主义的制度基础”,转向具体的制度探讨,挖掘一些立宪主义政体具体制度中应当体现的固定元素。这三个基础力求形成一个有生命力的逻辑体系,推动立宪主义的基础性研究。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91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立宪主义概说及立宪主义的基础的研究意义
第一节 立宪主义的概念探源
第二节 立宪主义的基本价值
第三节 研究立宪主义的基础对当下中国宪政发展的意义
第二章 立宪主义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 立宪主义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西方立宪主义的市民社会基础
一、西方工业革命前的市民社会状况
二、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市民社会状况及对立宪主义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立宪主义的市民社会基础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市民社会”状况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市民社会状况及对立宪主义的影响
第四节 公私法发展路径对构筑中国立宪主义社会基础的意义
第三章 立宪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立宪主义与社会思想观念的关系
第二节 西方立宪主义的思想基础
一、西方国家理论的历史演变
二、西方立宪主义思想的基本源流
第三节 中国立宪主义思想基础的缺失及培育
一、中国国家理论的历史演变
二、当前中国社会的立宪主义思想资源
第四章 立宪主义的制度基础
第一节 立宪主义与制度设计的关系
第二节 西方立宪主义的制度基础
一、西方立宪主义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西方立宪主义的基本制度概述
第三节 中国立宪主义的制度基础
一、中国现行基本制度概述
二、中国在现行制度基础上实现立宪主义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中国立宪主义的制度基础的整合发展与展望
结语 探求立宪主义的基础对中国宪政之路的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8546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91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立宪主义概说及立宪主义的基础的研究意义
第一节 立宪主义的概念探源
第二节 立宪主义的基本价值
第三节 研究立宪主义的基础对当下中国宪政发展的意义
第二章 立宪主义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 立宪主义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西方立宪主义的市民社会基础
一、西方工业革命前的市民社会状况
二、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市民社会状况及对立宪主义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立宪主义的市民社会基础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市民社会”状况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市民社会状况及对立宪主义的影响
第四节 公私法发展路径对构筑中国立宪主义社会基础的意义
第三章 立宪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立宪主义与社会思想观念的关系
第二节 西方立宪主义的思想基础
一、西方国家理论的历史演变
二、西方立宪主义思想的基本源流
第三节 中国立宪主义思想基础的缺失及培育
一、中国国家理论的历史演变
二、当前中国社会的立宪主义思想资源
第四章 立宪主义的制度基础
第一节 立宪主义与制度设计的关系
第二节 西方立宪主义的制度基础
一、西方立宪主义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西方立宪主义的基本制度概述
第三节 中国立宪主义的制度基础
一、中国现行基本制度概述
二、中国在现行制度基础上实现立宪主义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中国立宪主义的制度基础的整合发展与展望
结语 探求立宪主义的基础对中国宪政之路的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莉莉;社区认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8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84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