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罢工权入宪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6 06:26
  罢工权入宪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我国的罢工权入宪的进程也是一波三折。在五四宪法、七五宪法、七八宪法以及八二宪法的修订过程中,都出现过罢工权的身影。一段历史时期中,罢工权曾经被写入宪法中,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存在,但在之后,又因为考虑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属性,即劳动者不应罢自己的工而将其删除。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进行,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之前的全面公有制变成了如今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形式。经济体制的变化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劳资矛盾呈攀升态势,罢工事件时有发生。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法律对罢工并未予以规定,既没有规定劳动者有无罢工的权利,也没有规定罢工是否要受到处罚,处于一种模糊的地带,且现下处理罢工的政府调节机制又存在弊端。现行制度的不足、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罢工权的基本人权属性,使罢工权是否重新进入宪法不再是我们能够回避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学者们的不同见解,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对罢工权入宪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罢工权的背景概述,简述其由来、历史发展以及法律性质;第二部分从解决集体劳资冲突、规范罢工行为、履行国际条约义务以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四个角度,分析了罢工权入...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罢工权概述
    (一)罢工的含义
    (二)罢工权的由来及其历史发展
    (三)罢工权的法律性质
        1.罢工权的基本人权属性
        2.罢工权是具有补救属性的第二性权利
二、罢工权入宪的必要性
    (一)罢工权入宪是解决集体劳资冲突的需要
    (二)罢工权入宪是规范罢工行为的需要
    (三)罢工权入宪是履行国际条约义务的需要
    (四)罢工权入宪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罢工权入宪的观点之争
    (一)罢工权入宪与否的传统观点
        1.肯定说
        2.否定说
    (二)罢工权入宪与否的现行学说
        1.修宪说
        2.缓行说
    (三)我国应采纳修宪说
四、罢工权入宪的总体设计
    (一)罢工权入宪的规范设计
    (二)罢工权入宪的配套立法
        1.罢工权行使的限制
        2.罢工权不当行使的法律后果
    (三)罢工权入宪后的工会改革
        1.履行工会化解劳资纠纷的固有职责
        2.发挥工会在罢工中的组织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劳动者集体行动合法性辨析[J]. 章惠琴.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6(06)
[2]基层工会现状调查研究[J]. 张鲁宁.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12)
[3]发达国家罢工权的演进、实效与规制[J]. 钱箭星.  学术界. 2013(08)
[4]我国工会制度的困境与出路——关于工会法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J]. 孙德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2(01)
[5]人权基本概念的演变与人权发展历程[J]. 庞从容.  政法学刊. 2011(06)
[6]限制的限制:德国基本权利限制模式的内在机理[J]. 赵宏.  法学家. 2011(02)
[7]罢工权的劳动力权属性研究——兼论罢工权的合宪路径[J]. 陈乃新,颜常.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8]罢工权的保障与规范[J]. 赵守博.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08(01)
[9]论国际法与宪法的效力关系——《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视角[J]. 赵建文.  时代法学. 2004(06)
[10]关于罢工权的反思[J]. 问清泓.  江汉论坛. 2004(07)



本文编号:3036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036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8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