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风俗与法律:村规民约促进移风易俗的方式与逻辑

发布时间:2021-04-06 17:50
  自古以来风俗承载着社会教化功能,具有深厚的地方文化特性。移风易俗的方式既有文化宣教手段又有规约治理手段。从治理论视角来看,移风易俗主要依赖基于"地方性知识"而形成的村规民约。通过实证考察黔东南地区瑶白、华寨、黄门三村发现,村规民约在移风易俗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三村移风易俗的原因主要是旧有乡风礼俗过于繁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不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精神,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集体议定的移风易俗村规民约不仅内容细致具体,而且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风俗之治"与"法律之治"的治理范围及治理机制并不一致,"风俗之治"能够弥补"法律之治"的不足;乡村精英强有力地推进了"风俗之治",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具有比较好的实效。 

【文章来源】:学术交流. 201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陋俗之困:移风易俗之原因
三、村约自治:移风易俗之方式
四、风俗之治: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的逻辑
    (一) 法律之治与风俗之治
    (二) 乡村精英推进“风俗之治”
    (三) 村规民约促进移风易俗的实效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土法杰与村规民约的“生长”[J]. 陈寒非.  学术交流. 2015(11)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乡土法杰[J]. 高其才.  学术交流. 2015(11)
[3]法权身体:1950年婚姻法的表达与实践[J]. 陈寒非.  妇女研究论丛. 2014(05)
[4]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J]. 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5)
[5]“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J]. 朱晓阳.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2)
[6]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J].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本文编号:3121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121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3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