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权之宪法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7 05:04
本文关键词:劳动权之宪法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常常被搁置于空中楼阁中,较少被运用到生活中。预拉近宪法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必然需要将宪法和关系民生的基本权利维系起来。纵观社会,劳动问题是近代社会日益频发的问题,劳动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手段,劳动权需要得到迫切保护。宪法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根本法,劳动权是与人们密切相关的基本权利,对宪法上劳动权的保障关系到公民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是使宪法成为“生活之法”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重视宪法上劳动权的作用,肯定其指导地位,完善宪法对于劳动权的保护,从根本上消除对劳动权的不利因素。 本文以宪法的视角对劳动权进行论析,旨在能更好的保障宪法上劳动权的实施。首先在对宪法劳动权进行全面理解前,应建立起必要的理论分析技术基础,才能发觉宪法劳动权在历史变迁中所隐含的部分功能。再者对宪法条文进行分析,,了解宪法劳动权的实质内涵,掌握宪法劳动权的性质和存在意义。宪法上的劳动权是整个劳动保障体系的核心,本人在对各种理念进行整合理解之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使宪法上的劳动权能够得到切实保障。
【关键词】:宪法劳动权 国家义务 劳动者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11;D91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0.1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8-9
- 0.1.1 选题来源8
- 0.1.2 研究意义8-9
- 0.2 以往主要研究成果综述9-10
- 0.2.1 相关的公开论文成果9
- 0.2.2 本文研究所使用的主要资料9-10
- 0.3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10
- 0.3.1 研究视角10
- 0.3.2 研究方法10
- 0.4 论文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10-11
- 第1章 宪法劳动权的历史变迁11-17
- 1.1 理解变迁过程中的理论依据11-12
- 1.2 我国宪法劳动权的历史变迁12-15
- 1.2.1 宪法制定前的劳动权历程12-14
- 1.2.2 宪法制定后的劳动权历程14-15
- 1.3 国外宪法劳动权的发展脚步15-17
- 第2章 宪法劳动权的内涵解读17-29
- 2.1 宪法劳动权的文本理解17-20
- 2.1.1 宪法及宪法法律中的理解17-19
- 2.1.2 国外对劳动权的理解19-20
- 2.2 宪法劳动权的实质内涵20-25
- 2.2.1 权利与义务并存20-21
- 2.2.2 劳动权包含的内容21-23
- 2.2.3 相应的国家义务23-25
- 2.3 宪法劳动权的性质和意义25-29
- 2.3.1 对劳动权性质的不同观点25-26
- 2.3.2 包含双重属性的劳动权26-28
- 2.3.3 理解宪法劳动权的意义28-29
- 第3章 宪法上劳动权如何保障29-37
- 3.1 理论层面上对宪法劳动权的保障29-33
- 3.1.1 宪法文本中内容及结构的调整29-31
- 3.1.2 立法过程中的完善31-33
- 3.2 实践层面上对宪法劳动权的保障33-37
- 3.2.1 行政上的保障33-34
- 3.2.2 司法上的保障34-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41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萍;;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集体劳权问题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2期
2 周建成;;劳动权性质探析[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3 陈业宏;肖蓓;;劳动权的宪法论析[J];法学杂志;2009年05期
4 王广辉;;论宪法的调整对象和宪法学的学理体系[J];法学家;2007年06期
5 王锴;;论我国宪法上的劳动权与劳动义务[J];法学家;2008年04期
6 夏阳;;劳动权概念之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08期
7 薛西丽;;农民工劳动权保障的宪法学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24期
8 陈晓乐;;浅析宪法意义上的劳动权[J];法制与社会;2010年23期
9 王慧娟;;《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中存在的局限初探[J];改革与开放;2009年04期
10 邓剑光;;我国劳动权的宪法保护及其完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本文关键词:劳动权之宪法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1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