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权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权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是落实人权原则、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机会逐渐成为具资格者的权利,高等教育功能发生历史性转变。按照高等教育依学业能力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国际原则,平等权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体现首先集中在高考入学环节;在过程和结果平等上,则涉及教育条件、教育财政、教学管理、学业评价和就业等方面。在当代中国要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首要的是落实受教育权平等的宪法原则,关键在于落实教育主体的平等权,包括举办主体的平等地位和受高等教育者的权利平等。从高等教育举办者看,这将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发扬学术民主,推动教育创新和学术创新;从高等教育接受者看,有利于促进公民受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当前,要进一步明确宪法平等权及平等保护原则的适用,既消除歧视,又允许实施合理差别待遇;探索立基于平等权的高等教育管理法制化的新模式;在已有直接适用宪法受教育权判例基础上,加大法律保护或司法救济的力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1;D922.16
【目录】:
- 引言11-17
- 第一章 受教育权与平等权的一般理论17-58
- 第一节 高等教育与平等权17-28
- 一、受教育权的含义界定17-22
- 二、高等教育领域受教育权的含义和特征22-24
- 三、高等教育中受教育权的价值定位——平等24-26
- 四、高等教育中受教育权的权利属性26-28
- 第二节 平等与平等权28-49
- 一、平等观念的历史追溯28-32
- 二、平等的含义及性质32-39
- 三、平等权的含义及分类39-46
- 四、平等权的价值46-49
- 第三节 平等权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表现形态49-58
- 一、平等入学权51
- 二、平等的受教育身份权51-52
- 三、平等的教育选择权52-53
- 四、平等的教育教学活动参与权53-55
- 五、获得公正评价权55-56
- 六、平等获得毕业、学位证书权56-58
-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入学起点平等现状分析58-83
- 第一节 以省为主的竞争机会均等制度58-60
- 第二节 对入学机会均等的多维度考察60-74
- 一、地域维度60-66
- 二、城乡维度66-70
- 三、性别维度70-72
- 四、民族维度72-73
- 五、阶层维度73-74
- 第三节 影响入学机会均等的因素分析74-80
- 一、高等学校布局不均74-76
- 二、高等学校招生规模配置不均76-78
- 三、高校安排生源计划不均78-79
- 四、基础教育发展不均79-80
- 第四节 促进入学机会实质均等的举措80-83
- 一、对特殊人才的选拔80-81
- 二、对特定群体的照顾81-83
-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过程与结果平等现状分析83-100
- 第一节 教育条件平等83-91
- 一、教育主体平等83-85
- 二、教育资源平等85-91
- 第二节 教育财政公平91-95
- 一、高等教育投入公平91-93
- 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93-95
- 第三节 教育过程平等95-97
- 一、教育教学方法上的平等95-96
- 二、师生关系上的平等96
- 三、教育质量的平等96-97
- 四、教学内容的平等97
- 第四节 成功机会均等97-100
- 一、户口歧视97-98
- 二、性别歧视98
- 三、身体条件歧视98-99
- 四、学校歧视99-100
- 第四章 保护高等教育领域平等权的历史回顾与国际借鉴100-127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平等权保护的历史回顾100-105
- 一、教育平等的思想传统100-101
- 二、我国社会主义阶段教育平等权的制度设计101-105
- 第二节 高等教育平等权保护的国际借鉴105-127
- 一、美国的高等教育平等权利保护106-113
- 二、英国的高等教育平等权利保护113-119
- 三、德国的高等教育平等权利保护119-121
- 四、法国的高等教育平等权利保护121-122
- 五、俄罗斯联邦的高等教育平等权利保护122-123
- 六、日本的高等教育平等权利保护123-125
- 七、印度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权的保护125-127
- 第五章 改善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平等权状况的对策127-152
- 第一节 现行高等教育平等权利保护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127-130
- 一、有关高等教育平等权利的法规不完备127-128
- 二、执法不严,对不执行或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教育法规显得软弱无力128-129
- 三、法制宣传教育亟待加强129-130
- 第二节 高等教育领域平等权的法律保障——教育法治130-135
- 一、立法保障130-132
- 二、司法保护132-133
- 三、行政救济133-135
-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平等权的公共政策保障——制度创新135-141
- 一、建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135-137
- 二、建立弱势群体补偿的政策机制137-138
- 三、完善教育政策公平的评价机制138-140
- 四、健全高等教育领域内平等权保护的责任追究机制140-141
- 第四节 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平等权状况的若干建议141-152
- 一、重视弱势地方性大学的发展,建立地区间、学校间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142-144
- 二、合理规划高等教育机构,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高等教育发展空间,促进教育平等权利的实现144-145
- 三、确立公正的教育平等机制和观念,完替考试选拔制度,加强对教育腐败与教育特权的监督145-147
- 四、使教育平等权在法律中得到明确确认147-149
- 五、改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处境,,为其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建设有利的环境149-152
- 参考文献152-162
- 论文摘要162-165
- Summary165-170
- 苟人民攻博期间发表论文1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陈军;;从“差别原则”谈男女平等权的宪法保护[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公民的权利[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年01期
3 罗同兵;略谈英国法律对宗教平等权利的保护及其特点与问题[J];宗教学研究;1998年04期
4 张爽;宋尧玺;;“男女平等”未载入美国宪法之原因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6年23期
5 邓志刚;;罪犯的权利应受到平等保护[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1期
6 王建宾;;宪法平等权在行政诉讼中的实现[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莫凡;;不同时代的阿莉阿德尼之线——卢梭与德沃金自由平等观之比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夏云珍;;试论国家主权平等面临的困境[J];知识经济;2010年02期
9 董宏伟;;社会分层背景下农民平等权实现的路径探寻[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张德瑞;我国农民平等权利法律保障:回顾、反省与前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鸿江;;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现状及改革前景[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傅丰林;杨清海;;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电气类课程设置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第一章 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理念[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4 潘际銮;;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孙伟;;论我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及解决路径[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白正府;;我国高等教育分众化的经济意义[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章荣庆;章立东;;加入WTO与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杨晓玲;;弱势群体的平等权保护[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祖超;;我国应该加快发展高等教育[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10 洪晖;;法国高等教育体制特点浅析[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桂青;创新,法国高等教育的骄傲[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商报实习记者 郭英;成考书市场收缩期待回暖[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3 熊丙奇;提高受教育者的教育回报[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陈树生;高等教育期待培养模式改革[N];光明日报;2007年
5 张晓晶;一年4万大学生“回炉”技校:暴露高等教育短板[N];联合日报;2008年
6 陈晓春;独立学院峰会在无锡举行[N];新华日报;2010年
7 河北师范大学 刘茗;英法德三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透视[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和特殊保护[N];中国民族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黄抗生 任涛;赋予医患双方平等权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10 李元元;增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能力[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苟人民;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张yN婧;我国高等教育X效率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杨国庆;认真对待平等权[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秀晶;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市场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张向东;我国高校财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林莉;中国高校贷款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夏桂华;基于层次定位的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梅;马来西亚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因和实施途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杨楠;我国高等教育校际联动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贾士平;论我国高等教育社会生态化发展[D];河北大学;2009年
4 朱瑞雪;我国高等教育行政问责主体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强强;我国高等教育布局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房妍妍;农民平等权实现之制度建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7 陈志高;我国高等教育软实力的提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鹏;加拿大平等权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樊爱琴;美、英两国高等教育社会捐赠机制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德·钢期木格;蒙古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权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13474.html